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标志;19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巴黎公社等主要历史史实。2、过程与方法: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独创、灵敏的思维品质;从多种角度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继承发扬。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难点: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具:巴黎公社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国际歌》或师生一起唱《国际歌》导入。2)讲授新课:一、英国宪章运动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宪章运动的起因。工业革命过程中,工人面对很差的待遇,不断进行反抗,最初是直接对准机器。第二,宪章运动的中心内容,争取普选权,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是如何提出的?出示两则材料。一则是英国宪章运动内容提出的主要过程;另一则是与此同时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运动的斗争口号。表明此时工人运动水平都开始进入了自觉时期;而英国宪章运动采取的请愿集会方式则表明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水平较法国发达的多。第三,宪章运动的性质。可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小字和插图部分内容来理解。第四,宪章运动的历史影响。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随着工业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水平的提高客观上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然而,此前指导工人运动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但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的一部分。第二,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开展的革命实践活动。第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影响。马恩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革命纲领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是马恩为工人运动所做的伟大贡献之一。三、巴黎公社对巴黎公社的学习,需要弄清巴黎公社出现的背景、巴黎公社的建立、保卫公社的战斗“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宣扬巴黎公社精神的《国际歌》等几个问题。可以联系初三政治教学中的相关知识来理解巴黎公社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开始向垄断过渡时期,大的政治环境不允许巴黎公社能够建立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性质同样可以联系政治课的相关内容来理解。“五月流血周”和欧仁·鲍狄埃及狄盖特共同创作的《国际歌》是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可歌可泣精神的体现。巩固小结:由板书图示进行。(工业革命)──英国的宪章运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一条主线一气呵成。作业:想一想,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些什么影响?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板书设计:(工业革命)──英国的宪章运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