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十四)近现代中国救国和强国的探索历程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分析解读2017·天津卷,4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思想的变化以清代史籍著述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对本单元主干知识考查不多。试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难度适中。在备考时,应熟练掌握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主干知识,同时也要掌握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新时期重大理论等主干知识,注意运用唯物史观等理论分析问题2017·天津卷,9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文章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2016·天津卷,13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选集为背景材料,考查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角度一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1.19世纪40~9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1)“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分歧,不触及封建制度。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1)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2)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3.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1)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2)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角度二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1.阶层广泛:在探索救国救民和强国的道路上,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无产阶级等,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探索。2.目的明确: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就是为了中国的独立、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侵略性质。3.层次鲜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技术)到“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再到“思想文化”(民主和科学)不断深化的过程,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4.发展曲折:各阶级和阶层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吸取教训,继承发展的。角度三20世纪中国的四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性会议同盟会成立大会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核心或精髓民权主义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决的问题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众生存民主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发展1924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可持续发展地位指导民主革命,推翻专制王朝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认识这四大理论都是为解决中国社会进步所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都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都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2016·天津卷,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糟得很”,明明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