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历史(上)课堂教学实践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VIP免费

八年级历史(上)课堂教学实践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_第1页
1/3
八年级历史(上)课堂教学实践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_第2页
2/3
八年级历史(上)课堂教学实践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_第3页
3/3
八年级历史(上)课堂教学实践(学案)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目标1、知道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穿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2、认识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适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重点难点重点:1、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2、文化生活的变迁3、社会习俗的变化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归纳;材料图表信息提取法自主学习‘火车、轮船的传入,铁路的修建近代交通通讯有线电报、电话的传入社会照相、电影传入中国生文化生活的变迁报业的发展:《申报》的创办活出版业的发展:商务印书馆的变装束变化化社会习俗的变化礼节变化称谓变化社会生活变化的局限性展示提升1、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火车、轮船、电话等新生事物?2、试析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3、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迁移拓展一、巩固练习1、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亲眼看到铁路是在()A、19c50年代B、19c60年代C、19c70年代D、19c80年代2、1880年的一天,英国商人汤姆想将他在上海置办的一批货物运到吴淞口搭乘开往香港的汽轮,他可以选择的最便捷的运输工具是()A、汽车B、火车C、马车D、人力车3、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A、《歌女红牡丹》B、《鱼光曲》C、《马路天使》D、《定军山》4、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A、《万国公报》B、《中外纪闻》C、《申报》D、《大公报》5、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居住上海的人们及时获得战场消息的最佳方式应是()A、阅读《申报》B、阅读商务印书馆印刷的小册子C、阅读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D、阅读《新青年》6、“中国电影百年”是指()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7、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时间和地点是()A、1858年上海B、1897年上海C、1897年北京D、1897年香港8、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的改变社会习俗的法令包括()①易服②剪辫③废止缠足④改称呼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9、以下关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A、到照相馆照相B、在家中看电视C、到电影院看电影D、聚会时男士穿西装10、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是()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鱼光曲》D、《乌鸦与麻雀》11、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是()A、鞠躬B、握手C、点头D、跪拜反馈提高1、解放前,改革开放前普通家庭远距离的主要通讯方式是什么?现在普通家庭的主要通讯方式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2、近代社会的生活变化所存在的局限性有哪些?3、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收获与疑问①我的收获②我的疑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历史(上)课堂教学实践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