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志鸿优化设计】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VIP免费

【志鸿优化设计】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1/8
【志鸿优化设计】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8
【志鸿优化设计】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3/8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s\up7()本节课,是一段神奇的探索,复习前一节的知识让学生熟悉了透镜的知识。学习之中,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这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和积极性。在学生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原理的过程中,利用硬纸片和凸透镜以及塑料膜等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不仅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在学生学习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后,利用课件展现透镜的光路。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透镜成像的特点,这些会使学生感到物理不是抽象枯燥的。本节课,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环节中,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照单抓药”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探索发现的空间,表现在:一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器材。二对同一探究问题,探讨出多种实验方案,摆脱了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探究的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解放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交流,使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充分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领略探究过程的美好与和谐,体验探究问题成功时的喜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格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节课学生经历了“提出猜想、学习原理、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这一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弄清了原来未知的知识,这与科学家的创新发明在本质上并没什么区别。在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同时,还对学生渗透求知方法的教育,正是探究、归纳、实验等方法帮助学生丢掉“拐杖”,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取过程中去,这些方法将成为学生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3.了解实像和虚像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综合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放大镜的镜片和成像特点,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2.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教学难点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照相机模型、凸透镜、纸筒、半透明薄膜、投影仪、放大镜、蜡烛、火柴、光屏、课件。\s\up7()导入新课方案一:多媒体播放幻灯片,观看大屏幕:问题:屏幕中涉及了我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工具,是什么?点评:放大镜。它的学名叫凸透镜。凸透镜在生活中还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生活中的透镜。方案二: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北京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圣火的相关图片,了解圣火采集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体育盛事采集圣火常用的方式有哪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我国第七届残奥会用凸透镜采集圣火的画面,引入凸透镜。组织学生交流有关生活、学习和生产中用到的透镜的实例,教师评价后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学习《生活中的透镜》。展示故事:《谁放的火?》牛顿49岁那年,他的书房发生了一起火灾,许多宝贵的论文原稿化成灰烬,牛顿非常沮丧。那是一个星期天,牛顿要去教堂做礼拜,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吹灭了蜡烛,桌上也没有镜片之类的东西。只有一块20厘米长、10厘米宽的一块普通玻璃板。火灾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牛顿询问仆人,仆人说,起火时他正在院里收拾,他保证没有一个人走进这屋子。两年后的一个星期天早晨,牛顿照例要去教堂,事先得去洗脸、换衣服。洗脸时他正对着镜子看到脸上滴滴水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志鸿优化设计】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