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的崛起【从容说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红军的长征。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本课引言强调以下三点:第一,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通过《五四传单》的讲授,激发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第三,本课学习任务。第一目,“五四风雷”。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第二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分析以下几个方面:诞生的条件、中共一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诞生的意义。第三目,“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重点分析国共合作的条件和实现、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四目,“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分析以下几个方面: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工农武装割据”、三次反“围剿”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第五目,“红军的长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识点: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民主革命纲领制定;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大革命的失败;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2、技能:归纳、比较和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个不同阶段中共不同政策;认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意义;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国民革命运动;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土地革命。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2、通过情境再现、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共两党纲领若干原则的一致性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但二者的阶级利益不同,又最终导致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红军和根据地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赢得了根据地广大农民的坚决拥护。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通过中国共产党前期斗争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的党,也是真正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党。【教学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用心爱心专心【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我们通过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知道: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侵略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那么中国的民主革命任务是由什么阶级领导完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而不懈努力的。【推进新课】【合作探究】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那么五四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之下爆发的?具体过程如何?结果怎么样?有什么历史意义?一、五四风雷:(1)背景: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