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心得体会大全(篇一)努力塑造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指导意义。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作为党员干部,要筑牢思想防线,严守行为底线,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始终保持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作风上清正,努力塑造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一、要严格自律,不要纵情玩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个别干部有了“干出成绩,吃点喝点享受点算什么”,“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的思想。在工作态度上,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丧失积极进取的活力动力,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不在状态。在加大作风建设以后,一些干部“灰色收入”少了,就产生了得过且过的思想,纵情享受。以上种种享乐主义的表现,看起来是思想觉悟不高、对自己要求不严、行为不够检点,实则是一种有极大危害的慢性病,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古人云。“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玩的多了,乐的多了,会败坏自己的形象,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吃的多了,喝的多了,会得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损害着我们的肌体健康。不要以为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是小节。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我们一定要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把住底线。二、要淡泊名利,不要贪恋钱财贪如水,不遏则自溺;欲如火,不禁则自焚。部分党员干部为了钱,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转化为攫取金钱的工具,最终落第1页共10页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口渴时觉得能喝下整个大海,这叫贪念;真渴时只喝下属于自己的一杯清水,这叫自律。油水多的地方往往很滑,并且跌倒了还不容易爬起来。从政和发财是“两只船”,党员干部如果脚踏“两只船”,迟早要“翻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官就不要想去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当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党员领导干部应该经常用金钱这面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得来的钱是否堂堂正正、光明正大。面对金钱的诱惑,领导干部一定要警钟长鸣,一定克服侥幸心理、补偿心理、攀比心理,不该拿的钱坚决不拿,不该动的钱坚决不动。用理智去控制欲望,用正气去驱逐污浊,自警自律守住底线,做到以德为先,谈钱不乱心;以职为重,见钱不眼开;以廉为道,挣钱不出轨;以纪为绳,用钱按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名节不损,气节不丢。三、要保持清醒,不要乱交朋友当今社会,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官商”良性互动,领导干部“在官言商”也是职责所在,但是必须守度有道,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一旦做了“官”,掌了“权”,一些朋友就会纷纷而至,把包裹着“贿赂之心”的“糖衣炮弹”当作友情,把“潜规则”当作自己应得的回报。对党员干部来说,与商人保持合理的界限、用好手中的权力,既是对党员干部自身的爱护,也是对市场经济的呵护。领导干部一定要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择廉交友,远离“小兄弟”,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生活圈,谨防“小兄弟”成为“大敌人”。酒肉朋友千万不能乱交,交了就要被“绑架”;有所图谋的饭千万不能吃,吃了就“嘴短”对自称有特殊背景或者与高级领导及其亲属有关系的人的话千万不能信,信了就“上当”;私人会所和高档娱乐消费场所千万不能去,去了就可能掉进“黑洞”;和老板可以有交情,但是不能有交易;牢固树立没有退不掉的钱的思想。四、要克己奉公,不要滥用权力“为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权力是把双刃剑,可以使第2页共10页人高尚,也可以使人堕落。“谦卑用权,理性用权,有限用权”,应成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