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启发式教学艺术VIP免费

论启发式教学艺术_第1页
1/5
论启发式教学艺术_第2页
2/5
论启发式教学艺术_第3页
3/5
论小学教师启发式教学艺术王定胜摘要:本研究主要探究启发式教学艺术的意义以及阐述当前我国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产生的问题,从三方面提出教师应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这一艺术。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教师教学艺术在教学艺术中有很多种方法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启发式教学是其中教师所必须掌握的一点。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答案不如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因而,掌握启发式教学并能灵活的在教学实践中去应用启发的思想去教导学生是每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能力。但是当前我国小学大多仍施行灌输式教育的方法,或是错误的运用“伪启发式”,认为只要有对学生提出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所学得的知识及前人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一、研究意义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教师良好的启发式教学的艺术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获得知识,还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并提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其学习的兴趣点。就像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很多时候对于概念的讲解是很枯燥乏味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一)国内对启发式教学的研究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启发教学的思想。孔子对其弟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这句话是指不到学生冥思苦想而有体会的时候就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但不能完善表达出来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反复给他举例子了。孔子很早就已经阐述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地思考。而在孔子之后,《学记》继承了他的思想,也有提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阐发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2这是古代大教育家们关于启发教学的思考,由此可见我国很早教育家们就对启发式教学进行了阐述。至近代,由于受传统文化及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当时中国教育问题的批判,许多教育家们同样开始关注启发式教学。康梁等维新派人士大力提倡启发教学的思想,主张剔除过去师授学承、呆读死记的陋习,并在他们创办的新式学堂中大力实施启发式教学。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传统的启发式教学开始出现在课堂中并与国外教育思想进行融合。在这之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启发式教学愈加的被重视起来。蔡元培主张“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的,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他的话反映了当时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来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而陶行知也指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3(二)国外对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启发式思想并不仅仅是在中国才出现的。在西方,那些教育家们同样也关注于启发式教学思想。稍后于孔子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们的独立思考来让学生们去探求真理。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孔子提出的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很多相似之处。具体操作方式是对所提出的问题让学习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然后运用诘问的方式使学生陷入自我矛盾的混乱之中产生困惑并进行思考,这时候教师给予引导点拨,使学生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被后世称为“产婆术”的启发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能促进1《论语》,孔子著;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束炳如,倪汉彬.启发式教学研究与实践[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6:112-125.学生积极思考,知道自己所知与所未知的东西,在西方开启了启发教育的先河。4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他的学生柏拉图也产生了影响。柏拉图认为学校主要关心的是对真理的探索,而不是为了记忆某种固定的学说,教学的程序重在引导。在他的《记忆与回想》的小册子里,认为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启发式教学艺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