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来了,阅读思维如何改变?——来自第六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的声音资料图片■本报记者却咏梅“互联网+出版、互联网+教育,或者互联网+某一个传统行业,都改变了思维方式,在未来的数字时代两者将并存下去,但最主要的是用户至上,读者第一。”近日,第六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举行,主题是“融合·创新·发展”,“互联网+”成为此次会议的热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孙寿山在主旨报告中指出,201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再创新高,达到3387.7亿元,较上年增长33%。数字阅读率尤其是移动端电子书阅读量增长显著,已成为主流阅读方式。最需要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李朋义: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出版与服务最需要个性化的学习解决方案,教师最需要的是适量的内容资源、易于掌握的知识、便于分享的交流平台。“全民阅读数字生态的核心和基础就在于读者和作者的共生共赢,这是一个良性的全民阅读生态的必要条件。当这些参与者都能创造回报时,就有了自我循环的能力,确保了长远稳定的合作关系。”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文辉介绍,就在今年,阅文集团推出了作家星计划项目,针对优秀明星作者投入“一人一千万”的预算规模,进一步加强了和作者的合作,下半年还会推出更多的措施,完善机制建设。在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组书记李朋义看来,教师最需要的是适量的内容资源、易于掌握的知识、便于分享的交流平台。他说:“单纯的模式已不能满足今天读者的需要,这就要求出版社不能只是从现有的资源中选取最优秀的作品提供给读者,而是要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为教师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做好服务提供商的角色。”目前,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人教社正在建设数字校园网,并结合已有的人教学习网构建一站式个性化学习服务平台。“数字出版的核心是用户数据,谁掌握了用户数据,谁就掌握了数字出版的制高点。”英腾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兰涛说,该公司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开发的《医学临床“三基”在线组卷考试系统》,是在原有《医学临床“三基”训练》系列图书基础上,通过软件技术打造成的集组卷、考试于一体的大型考试组卷云题库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所谓碎片化,就是将题库切碎到最小,重新拆解以后可以进行多次重复使用,再添加上对应的分支知识点、解析,难度系数等,以及上章节索引、知识点索引等相关内容,让各知识点一目了然,真正实现教育数字化。”兰涛说。文学+,下一个阅读风向标童之磊:未来的文学是以写作的文学为基础,往上开花结果,成了影视作品、游戏作品、动漫作品、有声作品。也就是说,新的文学生态绝对不仅仅是文字,是全新的文化新业态、新生态。互联网的重要特点就是“连接一切”,形成一个互动、开放、包容的环境,这是各方建立信任和联系的基础。一起作业网首席执行官刘畅说:“学校和传统出版社越来越多地发现我们的价值,因为我们能够帮助把传统出版社的样书直达学校,线上线下第一时间触碰到老师。让全国的老师连接在一起备课,让家长一起讨论解决孩子的问题,这使我们看到开放生态带来的价值。”从此次数字博览会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出版社不再只是内容生产商,而是向服务提供商转变。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提出“文学+”的概念,这是一种新的文学形态,文学作品不再只是一本书,还可能是一部影视作品、动漫作品、游戏作品、有声作品。“在互联网时代,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纸质出版物,文学生态也不再仅仅是文字,而是全新的文化业态与生态。”童之磊列举了这样的例子:在过去的20年,国际上最成功的文学作品无一例外是哈利·波特,纸书销售量超过4.5亿册,电影在全球创造了22.3亿美元的票房,而其延伸消费品占到整个产业链超过70%以上的价值,整个哈利·波特新的业态产生的价值超过2000亿美金。也就是说,仅仅一个哈利·波特超过了今天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在童之磊看来,中国的文化产业正面临着一个好的时间点,一方面国家政策大力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另外一方面,影视游戏等产业规模连创新高,影视票房预计今年将达到400亿元,游戏规模将超过一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