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导学案编号编制人:薛城小学佘敏学生姓名班级:五年级单元主题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10.《杨氏之子》(第一学时)学习目标1.学生借助注音,读准字词“诣、乃、曰、禽、梁国、聪惠”,进而能字正腔圆地读这篇文言文。引导学生画上节奏线,试着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儿。2.引导学生根据注释、插图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重点)3.学生参与“反复诵读、精读”等学习体验活动,能背诵这篇文言文。(难点)学习过程◆知识链接“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的,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的,“口头语言”也叫“白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中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导入1.师直接揭题。2.解题。3.介绍文言文知识。◆初读(反复诵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1.我能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杨氏(sìshì)之子诣(yìzhǐ)其父应(yìngyīng)声答曰甚(shènshèng)聪慧为(wéiwèi)设果夫子家禽(qínqíng)2.读古文和古诗一样,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让我来帮帮你吧。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我能在书上做好记号。◆精读1.本文选自南朝的《》,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的小说。2.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杨氏之子()甚聪惠()甚聪惠()乃呼儿出()为设果()孔君平诣其父()此是君家果()孔指以示儿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讲1.我还能根据注释、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2.让我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让我和小组同学一起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试着背一背。◆悟这节课我的收获是:◆课后拓展我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1.讲给同桌听。2.讲给大家听。3.讲给家人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