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科技思想文化(科技)1、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明朝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强调人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被译成外文。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医学。东汉:华佗的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张仲景(医圣),收集药方,《伤寒杂病论》,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药物学著作,附插图),收集药方进行药物性能试验,被译成多国文字。3、《天工开物》和《本草纲目》被称为古典的科技巨著。4、明朝明成祖修建北京城,城中心的紫禁城(皇帝居住的地方),建筑华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5、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近代中国的交通、通讯、娱乐工具等都是从西方引进的。6、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966年有了装有核弹头的实用导弹。1970年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73年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成功,1986年邓小平批准实施863计划,发展高科技,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9年无人飞船1号,2003年载人飞船5号发射成功。7、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英),发明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8、1785年以后,瓦特(英)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1825年史蒂芬孙(英)发明的火车机车试车成功。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们进入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9、世界近代科技。牛顿(英):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贡献最大,17世纪下半期发现万有引力;还创建了微积分(数学);达尔文(英):《物种起源》(1859年出版),他提出进化论思想(物种变化,自然法则),打击了神权统治基础;爱因斯坦(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相对论》,推动整个物理学革命,原子论原子弹,时空关系,物质与运动等。10、二战以后的5、60年代,日本、西欧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迅速恢复经济,日本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国应大力发展科技,增强综合国力,以期在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争取有利地位。(思想)1、秦朝: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2、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其他各家学说)。3、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内命题,不讲求实际学问)。清朝:推行文字狱(严密控制知识分子)。4、秦汉明清的统治者实行的以上措施,都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和君权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而清朝的文字狱更是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5、西欧中世纪社会的思想:教皇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罗马教廷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6、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资产阶级掀起的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意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7、18世纪出现的法国思想启蒙运动(伏尔泰的思想:反对封建制度、天主教会,主张开明君主执政,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意义: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的进步。8、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的讨论,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接下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9、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三句论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改革要有胆量,发展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文化)1、文字。秦统一以后,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规范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