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区域环境创设及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幼儿园班级区域活动以小组或个别活动的形式展开,幼儿处于主体地位来决定时间空间和材料的运用,活动的目的在于活动本身,其主要成分为游戏,幼儿在获得游戏的体验中发展。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获得情感的体验,这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内容。幼儿园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环境,将班级活动室划分成若干活动区域,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并与材料和情境中的人(同伴,教师等)充分交互作用,从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实施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为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推进新课改深入发展,每个幼儿园都在因地制宜的开展区域活动。我们也在区域活动现状调查中收获了新的实践与感悟。一·调查目的1.切实了解教师对区域活动课程的看法,了解怎样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创设区域环境以及孩子们的具体表现。2.为幼儿园课题寻找现就的切入点。3.为教师培训提实践的具体方法和理论基础。二。调查内容:调查幼儿园各个年龄段的区域活动创设1.合理利用空间:合理划分区域数量,合理的时间安排,丰富的区域内容。2.投放材料:提供材料的目的性,适宜性,多用性。3.教师对创设适宜环境支持幼儿行为的理解和意识。三。调查过程(一)调查群体1.从我区四所幼儿园中,随机选取小,中,大各两个班的区域活动。2.问卷或访谈幼儿园在职教师100人。(二)方式方法1.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教师内心最真实的想法。2.参考教师上课的数据和过程,反思教师区域活动的能力和提高的空间。(三)调查时间2015年9月--10月四。调查结果与分析问题一:区域活动及其环境创设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是否重要?选项: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不重要统计:76.3%;23.7%;0%问题二:创设适宜的区域环境有利于支持幼儿行为吗?选项:是一般不是统计:59.3%;40.7%;0%问题三:班级区域环境创设的主体在谁?选项:教师幼儿两者互为主体统计:0%;0%;100%为区域游戏及其环境创设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很重要;59.3%的教师认为,适宜的环境有利于支持幼儿的行为,但仍有40.7%的教师认为适宜的环境创设对支持幼儿行为的作用并不是很大,这说明教师的观念虽然已经有所改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仍有困惑。大部分教师也已经认识到,幼儿环境创设并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应该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到其中,同时合理的利用好家长资源,这也是创设适宜环境的有效途径。(二)问卷多选题问题一;在创设环境,提供材料时,应该注意哪个方面?选项:A.兴趣行性B.互动性C.主题性D.平衡性统计:全选83.3%;选择AB:16.7%问题二:怎样的区域环境才是最适合孩子的?选项A.与课程目标一致B.吸引孩子参与C.动态可操作的D.美观,童趣统计:全选66.7%;选ABD:16.7%;选B8.3&;选BD8.3%问题三:你所在班级区域活动材料的主要来源?选项:A.教师自制B.师幼共制C.园所购买D.幼儿自带统计:全选69%;选AB17%;选C:11%;选D93%分析:调查结果显示,83.3%的教师教育观念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的,他们在环境创设中能够关注到幼儿兴趣,当前教育的主题等各方面内容的整合。66.7%的教师认识到区域环境的创设要与课程目标一致,吸引孩子参与,材料操作性要强;69%班级的材料来源于家园多方的共识与合作,93%班级材料来源于家长支持下的幼儿携带。家长,幼儿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三)访谈与考察情况分析1.对班级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教师存在重集体教学,轻区域活动的倾向,视区域活动为教学的延伸或摆设,适合班级较小的开展。于是,将精力主要放在集体教学上,幼儿园在教师教学考核和展示中也更多关注集体教学,园本教研中听课评课多,很少对区域活动进行认真备课和研讨;教师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中,很少去研究思考与幼儿学习,发展的节律相吻合,有的班级在检查评比阶段,区域活动内容很丰富,但事后就变得有名无实了。2.不同年龄适用的时间不同。通过调查发现,在一周中区域活动的时间每天在2-3次之间,每天两次的有40%,灭天三次及以上的占60%,每天一小时左右,在划定的地方上,每班在5-8个之间,一般有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