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合肥市太湖路小学余会会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3-54页例7、例8、“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了解比和比值的区别;掌握比的读写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写出相应的比。2、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和实际问题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积累学习概念的经验,培养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比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的特点。教学重点:比和比值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比表示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引出“比”出示例7,让学生读题。提问:果汁与牛奶杯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计算的?预设:生1:果汁杯数是牛奶的23,2÷3=23生2:牛奶杯数是果汁的,3÷2=师指出:我们用果汁杯数与牛奶杯数相除得到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像这样的关系,也可以用一种的新的方式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比,师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认识“比”。(一)认识同类量的比1、大屏幕出示:果汁杯数是牛奶的23,也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3。生看着屏幕读一读,再指名读。师:在这里,我们把一杯这样的果汁看成1份,那么果汁有()份,牛奶有()份。牛奶杯数是果汁的,你能用比说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读一读这两句话。2、自学比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大屏幕出示。谁能以2:3为例,说一说比的各部分名称?3、比的有序性。师提问:同样是果汁与牛奶杯数间的关系,为什么一个是2:3,一个是3:2呢?和同桌说一说后汇报。4、小结:通过对例7的探究,我们了解到,当两个数是相除关系时,可以用比来表示。还知道了比是有序的。(二)认识不同类量的比1、出示例8,了解题意。提问:你能求出两人的速度吗?生计算答案,汇报交流,教师板书:900÷15=60(米/分)900÷20=45(米/分)追问:你是怎样求出速度的?生回答:根据速度=路程÷时间2、分析关系,引出比。师指出:这里路程和时间也是相除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你能用比来表示小军行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小伟的呢?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汇报交流,生答900:15900:20师板书。3、观察算式和相应的比,900:15表示什么?900:20呢?师明确,900:15表示小军走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相除,就是小军的速度。900:20表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相除,就是小伟的速度。4、小结。三、沟通联系,理解“比”。1、引导:从例7和例8可以看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根据生回答,师边说边贴,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做两个数的比。同时介绍比值的含义。2、算一算例7、例8中比的比值。四、自主探究,完善“比”1、填写等式。2、讨论交流。(1)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和分数中的什么?(2)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3、汇报总结4、介绍比的分数形式。接下来,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五、解决问题,应用“比”。1、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填空,交流比和比值的含义。2、完成“练一练”第2题.追问:这题中求出的比值是什么?六、开阔眼界,欣赏“比”。了解“黄金比”的知识。欣赏一组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