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答谢中书书学案VIP免费

答谢中书书学案_第1页
1/2
答谢中书书学案_第2页
2/2
《答谢中书书》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3.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意境,体会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习方法:诵读法|、探讨法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学习要点: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以背诵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2、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3、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古代文人们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他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这篇文章是________写给_______的一封谈_______的信。一:课前预习1、扫除生字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颓与2、解释加点词语四时俱歇颓沉鳞欲界仙都与3、翻译课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二:思考并回答问题1、文中写景的语句有哪些?其中都写到了哪些物?12、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___之美,你看___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例:“这里有山水交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三:写景赏析1、这篇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运用哪些方法来描写景物的?2、划分结构层次四:赏析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情感将下列语句拓展成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100字左右。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高山望不到头,只见那团团云圈环绕在山峰旁。站在山脚看,若隐若现,确实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水中的小鱼欢快的游来游去,可以清澈的看见水底五彩的鹅卵石。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并作分析5、《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进行分析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答谢中书书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