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农技推广意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了供养占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发展现代农业尤其重要,现代农业是指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以更加先进、更加环保等技术发展农业。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并逐年递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并明确:“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长期的重大问题。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XX年我国粮食实现“八连增”,并连续5年超过一万亿斤。它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不断提升。粮食供需平衡的压力并没有因为粮食产量达到一个新台阶而有丝毫的缓解,而靠资源性的增长已经没有更多的前途。因此只能挖掘内涵的潜力,也就是着力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这要靠土地节约、劳动力节约、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都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1农技推广最大问题是技术源头缺失农民碰到技术问题,不找推广站,反倒依赖直接将技术送到家门口的农业物资销售等单位。现在的农业技术推广以省地县乡四级推广网络为主体,以大学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作为补充,即“一主四元”。在实践中,现有的四级推广网络已经远不能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现行的农科推广体系中,农业推广服务部门有推广责任,但没技术,而有技术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却没有推广任务,科技创新的源头高校和服务的对象农民是脱节的,现如今粮食丰收,但粮食价格还在不断攀升,原因在于相对于生产的增加,需求变化更快、增长更快,这在一个经济成长国家特别是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解决这种供需平衡压力,应该讲在我们国家选项不多。靠资源性的增长已经没有更多的前途,我国无论是耕地资源还是水资源,总量非常不足,捉襟见肘。因此只能挖掘内涵的潜力,也就是着力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这要靠土地节约、劳动力节约、资源的优化配置,第1页共3页这些都离不开农业科技。(1)农技推广应坚持“一主多辅”,重视市场化多元主体的作用,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这些企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了大量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一支有效的力量。(2)设置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以专职或兼职身份投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专家带项目、带成果进农业龙头企业、进农户的方式,建立起无缝对接渠道,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和推广。(3)政府项目推广与技术示范辐射相结合的推广。各镇(街道)农技推广部门每年要有选择的实施一批适宜当地生态条件、品质优、基础好、效益高、有市场需求的设施农业重点项目,在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在项目确定后,各级财政都应拨付一定经费,由市里组织专家研究提出集中应用的新技术或配套技术。开展以入户指导为主要方式的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员要统筹制定指导方案。(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技术扩散的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既是信息源、也是信息宿,更容易贴近种植户及满足其需求,是及时、准确、高效信息供应的忠实服务者。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可以引导会员农户科学决策,减少设施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降低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动机制,以合同形式把企业、基地和农户连在一起,各自发挥其优势,共同开拓市场空间,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2推广人员来源在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不是缺经费、缺条件,而是缺少农技推广人员,很多地方农技推广人员后继乏人。在不发达地区,则是经费不足、条件有限,自然也挫伤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有些偏远地区,乡镇农技推广站既缺乏基本的工作条件,也缺乏相应的工作经费,困难局面和现象非常突出。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准入制度,提高农技推广人员总体水平。鼓励科第2页共3页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在岗位设置中单列“推广类别”,通过设立专项经费、推广津贴等,鼓励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