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看图习作教学策略关口镇蒿塔小学孙春燕《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高段看图习作的要求是:能根据插图内容写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并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整齐,书写规范整洁。下面,我结合六年级上册的一次看图习作,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策略。一、认真观察图片,结合报道内容,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和幻想。1、引导学生从图片报道中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只有了解了故事的情节,才会有合理的、丰富的想象。我在指导学生看图时是这样做的:首先引导学生弄清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关系。本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小鸭子、鸭妈妈、巡警。那么,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接着,我引导学生概括出本故事的主要内容:几只小鸭子失足跌入了路旁地下水道,鸭妈妈沉着机智,她向巡警求助,并带领巡警赶到“出事地点”,从而使小鸭子获救。2、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和幻想。例如,根据本故事的情节,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⑴什么时候鸭妈妈带领小鸭子漫步在温哥华街头?⑵鸭妈妈为什么要带领小鸭子漫步在温哥华街头?⑶几只小鸭子是怎样失足跌入路旁地下水道的?⑷鸭妈妈发现小鸭子跌入下水道后的表现怎样?⑸鸭妈妈又是怎样想巡警求助的?⑹巡警又是怎样明白鸭妈妈的求助要求的?⑺鸭妈妈是怎样带领巡警赶到“出事地点”的?⑻巡警又是怎样就出小鸭子的?⑼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的表现又是怎样的?⑽这时,路人又有怎样的表现?⑾看了这个故事,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二、抓住重点环节深度加工,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1、指导学生抓住看图习作的重点。只有抓住了重点环节,才能详略安排材料,突出重点。那么,怎样抓住看图习作的重点呢?其实,只要让学生明确本次看图习作的目的就可以了。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和图片下面的文字报道,学生不难发现本次习作就是要告诉人们:动物不仅有浓浓的亲情,也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明确习作目的后,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本次习作的重点,即:⑴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⑵巡警又是怎样救出小鸭子的?2、指导学生对重点环节进行深度加工。深度加工重点环节就是在习作过程中把内容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怎样深度加工习作的重点环节呢?⑴借鉴课文法。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重点部分的?如《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抓住了战象的神态、动作描写,采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重点内容描写的很具体。⑵提问讨论法。如,鸭妈妈如何向巡警求助,她会想怎样的方法与人进行交流沟通呢?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有的说,可能是鸭妈妈咬着巡警的裤管不放,使劲儿把巡警拉到下水道旁的;有的说,可能是鸭妈妈指挥另外的小鸭子把下水道围成一圈,大声地鸣叫,引起了巡警的注意……三、指导学生在修改习作的过程中提高作文能力看图习作不同于其他习作,最大的区别在于看图习作写的是同一个内容,而且表达的感情也差不多,学生的文章很容易千篇一律。这就要求学生修改习作时一定要突出自己习作的特点,其方法主要是从想象的角度和表达情感的方法上修改。例如,想象的角度是否合适;如何分段,如何前呼后应,如何画龙点睛、耐人寻味等。总之,只要弄清了看图习作的一些规律和要领,学生在习作时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