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信息的方法》教学设计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网上购物、搜索资料、阅读新闻等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切都与网络的发展息息相关。原本处于世界各地的人们也因网络而走到了一起,世界就此变小了。所以说,学习网络知识是当今学生的必修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系统分析《获取信息的方法》是高中信息技术第二章第三节,在讲授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我对教材进行了部分重组。由于学生是以发邮件的形式提交作业,所以其中收发电子邮件在上一堂课已经讲完,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于上网启动IE浏览器非常熟悉只需一带而过,所以本节课的侧重点我放在了“信息检索和下载”上。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使用各种搜索引擎分类搜索图片、新闻、mp3、网站等,对于搜索到的各种类型信息进行下载保存。难点:对各种类型文件进行下载的方法3、目标分析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教学目标为:知识技能——熟记常见的几大搜索引擎网址,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利用关键字搜索图片、新闻、网站等,以及针对不同文件格式进行下载保存。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索学习,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内容上结合时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我校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能力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信息,高效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处理运用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4、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授课对象:高一学生学生情况: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对信息技术课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大部分学生对上网浏览信息很熟悉,但仅限于浏览网页上已给出的信息,对于搜索和下载的方法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于图片的下载与文字的下载的区别容易把两种文件类型的下载一概而论。对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同一类型文件的搜索和下载结合起来讲,通过对比和区分加深记忆。二、教学策略与模式1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能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时准备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三、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意图开门见山,导入新课以某期电脑报上的一篇文章《六大搜索引擎站在PK台上》开篇,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观看幻灯片思考幻灯片展示以此使学生掌握几大搜索引擎的地址,以及搜索引擎具体功能、搜索的范围讲解重点、点拔难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必须有一定基础知识背景,否则就只能盲目尝试。以百度搜索为例在按照心理学常识,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针对不同类型文件分别讲解文字的下载、图片的下载、MP3的下载、网页的下载等使学生能够区别掌握。其中需要强调的是图片的下载不是学生通常使用的“复制—粘贴”而是“图片另存地址栏中输入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超级女声”这一关键字,分别点击“新闻”、“图片”、“MP3”、“网页”等与这一关键字相关的不同类型文件被搜索到学校服务器网络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2为”。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同一内容——2008奥运会。搜索的内容可以包括文字内容、图片内容等。由于这是目前最热门的新闻,学生也都想了解其中的详细信息,学生上网搜索兴趣之浓可想而知。学校服务器网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我国的体育发展有更深刻的了解,与时事整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我校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成果展示、互评互学评价哪组的内容新颖,哪组搜索到的内容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例如: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史、2008奥运背后的龙江英雄等。在这里教师要注意归纳总结,适时点拔,适当表杨,鼓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