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探索出了许多好的做法。但是也遇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现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进展状况在当前新科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之际,我们的很多老师都在努力尝试课堂教学的创新,而且取得了一定的可喜进展。我们通过对周边学校的低段语文课堂教学观察,能充分地看到创新精神体现在课堂教学,尤其体现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1、识字写字教学得到重视“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教学重点”得到落实,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特别是写字指导。很多教师都能把识字教学分散在读段中,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而不是死记硬背。在写字指导中,很多教师都在自觉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描和临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都在力求做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发现能力、提高写字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发现中,在赏析中,初步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老师识字写字教学扎扎实实,采用形近字比较法、熟字减偏旁、熟字加偏旁、形声字等识记生字字形,很有特色。2、阅读教学有新起色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占用课时最多,投入精力最大。阅读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体现了阅读课的教学原则。即在教学目标上,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重点、难点;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了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对学生的评价上,能做到看学生是否主动积极,是否勇于质疑问难,发表独立见解,是否善于合作,学有所获等。3、大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我们的平时课堂教学和赛教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内容新颖、设计巧妙,积极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效益,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二)、存在的问题当然,在新课程的教学和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创新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貌合神离,重表现形式,轻实际效果。因此,我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1、注重公开教学,忽略了平时教学公开教学几乎是我们每个学校、每个学期的都要进行的一次大型活动。在每次的公开教学中,大家都积极准备,认真研讨,出现了一大批优质课和一些好的做法,集中体现了课改精神:大家在公开教学中大胆创新,教法多样灵活,教学环节流畅自然,每个教师的设计思路也是新颖独特,别具一格,因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是多才多艺,尽显其能,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的研讨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师生都充满了教改的激情。可是热劲过后,依然我行我素,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又明显存在“应试化”的教育痕迹,缺乏创新。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仍然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大量存在。教师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反复读、背课文,背写生字,抓课文的重点、难点,做大量的习题,甚至每次的作文都要求学生背过等。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当然,这样的结果是考试成绩不错,家长、学校包括学生皆大欢喜,但说穿了,仍然是“知识本位”、“目中无人”,可以说是与“以人为本”的精神背道而驰的。什么是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场所,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因此可以说平时的语文教学才是学生真正学习知识、发展思维的课堂,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我们的课改如何去真正落实,创新的教育理念岂不是一句空话?相对来说,公开教学就那么一两次,公开课的目的是开展教学研究,探讨教学方法,它走在教改的前列,是教改的先行者。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真正发挥公开课的作用。很多优秀教师的课,真正体现了新的理念,对我们具有很好的指导、引领作用,我们不应该只学一时,而是要坚持在平时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运用、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当然了,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