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谁说女子不如男VIP免费

谁说女子不如男_第1页
1/2
谁说女子不如男_第2页
2/2
谁说女子不如男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感受女英雄的气概,体验豫剧音乐风格的美感。知识与技能:了解豫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豫剧的演唱风格;能演唱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其中的几句,并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进行表演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中的演唱风格。教学难点:能描述本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因素。课前预习:1、什么是豫剧;豫剧有哪些代表作有哪些2、了解《木兰从军》的故事;3、了解河南方言4、初步感受京剧、越剧、黄梅戏、桂剧等唱腔特点。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4分钟)师生问好,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我给出几个关键词,看谁能猜出她是谁?(依次出示关键词:将军、屡立战功、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她是(花木兰)出示图片,谁能用一个词语来赞扬花木兰?师总结:是呀,这样一个女中豪杰,人们争相用各种形式赞扬她,有电视剧,动画片,电影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戏曲是怎样塑造花木兰的英雄形象的。“中不中”。刚才老师和大家说话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河南方言)河南简称“豫”,位于我国的中部,你们知道河南的地方戏曲叫什么吗?(豫剧)我们知道,中国的戏曲种类有很多,一共有360多种,而豫剧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剧种之一,它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豫剧的世界,去聆听豫剧中的代表作《谁说女子不如男》,(出示课题)中不中?二、新授(一)出示——“豫剧大探索”(1)初听,小组合作(7分钟)请大家听一听,戏曲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从唱腔、歌词、旋律、节奏、伴奏等说)四人小组交流印象深刻的地方,1号为组长;2号为监督员;3号为记录员;4号为发言人。从1号开始,说完之后1号举手示意老师。(2)小组汇报((师出示板书:唱腔,声大音重,下滑音,甩腔)(若说到方言:是呀,我们许多民间音乐都和当地的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从它的语音语调发展出来的。)师总结:是呀!歌曲浓重的方言,独特的唱腔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复听(请大家打开课本38页)(4分钟)A:独立聆听,听一听唱腔上有什么特点?(若学生之前说了唱腔上的特点,老师可以再次补充完整:除了大家说的这些以外,你还有那些发现)B:个别生答,师板书(4)再次聆听,看谁模仿豫剧的唱腔特点模仿得最像(2分钟)师总结:大家模仿得真像。(5)师示范(3分钟)看着大家模仿得这么带劲,老师也忍不住想来演一演,你们想看吗?你们来看看我哪些地方模仿得最像。(提示:老师也应该在唱时特别的突出刚才学生总结到的一些唱腔的特点)生个别答师提问,除了唱腔上的特点之外,刚才老师的表演还加上了——动作和夸张的表情。是的,这就是戏曲区别与其他歌曲的最大特点,身段和夸张的表情(板书)。这也是我们学过的戏曲中的表现手段——做。(6)介绍豫剧的动作(3分钟)刚才谁观察到老师用到了那些动作?剑指、亮相动作等,注意跟人物形象联系起来。这些动作在豫剧中的作用是什么呢?你能不能模仿一下?(个别生模仿)全班跟着小老师模仿(二)“豫剧模仿秀”(10分钟)(1)看视频,默唱我也只是在模仿,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原汁原味豫剧演员的表演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表演得咋样?(2)再次看视频,带动作演唱让我们也来模仿艺术家的表演,带动作演唱。(可以请个别生起立表演)(生评价)(3)介绍常香玉豫剧演员的表演真的是唯妙唯俏,但是,你们知道吗?《谁说女子不女男》的第一位演唱者是谁?是——常香玉奶奶。她是豫剧的一代宗师,她被人们尊称为豫剧皇后。她在70年的艺术实践中,不断精益求精,千锤百炼,在豫剧界中独树一帜、自成“常派”,成为豫剧演唱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同时她也是一位爱国艺人,在朝鲜战争时期,她将自己全部收入向志愿军捐献了一部战斗机。正是因为她是这样一个女中豪杰,因此在能讲花木了演绎得这么活灵活现。(4)听范唱,生模唱让我们跟随着豫剧皇后完整的演绎歌曲吧。三,小结(3分钟)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其他同学有补充吗?)师总结:是呀,今天我们了解了我国三大剧种之一的豫剧,戏曲是我国的瑰宝,我国还有其他360多种地方戏曲,在以后的学习中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谁说女子不如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