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其实并不难主讲:金丽霞非常感谢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推广阅读方面的一些做法。以前是自己凭着一点本能在做,在今年4月非常幸运的由慈善组织——滋根基金会的援助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2014亲近母语第十届论坛”活动。(出示照片)这次活动给我的触动极大,尤其是在阅读的操作方法上学了很多。今年8月我自己报名去参加了薛瑞萍老师在城东泡桐树小学举办的“点灯人大学——云之门”的学习,(出示照片)在连续两天的学习中,薛老师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生动有趣的讲座深深的征服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在这次的学习中我以前自己看书的一些不通的地方一下子被打通了,然后我又非常幸运的与看云老师的同事小安老师住一间屋子,顺带又请教了很多关于吟诵方面的问题。前面说这么多的废话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在阅读推广这一块上,我现在还是一个搬运工,借用农夫山泉的广告“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帮运工”,现在的我“没有自己的理论,我是搬运工,我将他们的经验、方法搬运到我的教室,且搬得不亦乐乎。”当然在搬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一丁点的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就是在这搬的过程当中,我有一个感受,也就是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主题:阅读其实并不难。一、分享绘本《最想做的事》首先我想和大家一起读一本图画书《最想做的事》。当然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翻得很快,但是我们在读图画书的时候要安静地读,从容地读,在图画文字中寻找。这个故事是以美国黑人教育家布克·华盛顿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布克·华盛顿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教育家,这位人物我不了解,但是我相信故事中这个穷孩子的心愿是想认字,想学会阅读,我们都知道了。这样的心愿也许是很多很多的人都有,可是因为它现在是一个穷孩子的,所以就容易显得耀眼,分外打动情感。书里从头至尾都有一盏灯闪耀着,孩子提着时时孩子的那个愿望,站在车上朗读报纸的人身边的灯,就是知识、文字、书。这盏灯我们可以读出很多意思,但是布克把阅读当成那么大的一个心愿,那么有份量的一种请求,那么烂漫的心满意足是我要分享给大家的,我选择这样一个儿童的、文学的、阅读的方式开场,就是希望我们且把阅读当做最想做的一件事,这样我们才能满怀热情的和孩子们一起行走在阅读这条路上。二、阅读为什么不难也许你会质疑:阅读怎么不难?我们的教学任务已经很重了,没有时间做儿童阅读;考试压力在,不敢做儿童阅读;语文课难道不就是在教儿童阅读吗:应该推荐哪些书给孩子读呢:有哪些方法让孩子爱上阅读;孤身做战,学校和家长不支持;我们是乡镇学校,留守儿童居多,怎么开展等等。是的这些都是问题,都存在。(出示问题的PPT)发现这些问题我感觉非常好呢,为什么呢?首先你能发现这些问题说明你已经在不自觉的开始带领孩子阅读呢,其次是你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还在不断的思考,这怎么不是好事呢?那么我们在来看这些问题是不是问题呢?我和大家分享一位非常朴实的老师所探索出来的一套非常朴实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模式,对于她大家都不陌生,她就是韩兴娥,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在课内带领学生进行海量阅读。我们来看她的一份教案:第六册第七单元教案(等下来打)扬州维扬实验小学岳乃红和我们分享她们的课程改革:她们认为现在第一,儿童阅读的资源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儿童文学作品数量是不足的。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文体非常局限,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进入教材的数量也不足。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没有进入孩子的视线,写入教材的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的质量也是非常令人担忧的。第二,儿童阅读的方式也需要进一步的丰富。阅读方式有精读、诵读、阅读、浏览,但是目前进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只有精读。老师们习惯于逐词逐句逐段的讲解,对孩子的略读指导几乎是没有的,而略读是孩子们进入一个更广阔阅读世界最基本的方式,孩子在他们的学习力和吸收力都非常强的时候,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指导,所以孩子的阅读能力明显的滞后。第三个,儿童阅读的路径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其实阅读的路径有很多,可是孩子很多时候只有一本教科书,没有更多的路径。她们的儿童诵读课程,实施时间是每天早读课前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