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司法考试网上辅导中国法制史第1页中国法制史2012年法制史法制史题型分值分布表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选择总计03年3(3道题)6(3道题)1(1道题)1004年4(4道题)6(3道题)2(1道题)1205年4(4道题)6(3道题)1006年6(6道题)4(2道题)1007年6(6道题)4(2道题)1008年4(4道题)6(3道题)1009年4(4道题)6(3道题)1010年4(4道题)6(3道题)1011年4(4道题)6(3道题)10法制史中外分值分布表中法史外法史总计03年6(2单+2多)4(1单+1多+1不)1004年8(2单+2多+1不)4(2单+1多)1205年7(3单+2多)3(1单+1多)1006年6(4单+1多)4(2单+1多)1007年6(4单+1多)4(2单+1多)1008年7(3单+2多)3(1单+1多)1009年7(3单+2多)3(1单+1多)1010年7(3单+2多)3(1单+1多)1011年7(3单+2多)3(1单+1多)10第一节西周至秦汉、魏晋时期的法制一、西周时期(前1066-前771)——以德(礼)治国(一)西周契约制度1.买卖契约:“质”、“剂”(1)“质”长,买卖奴隶、牛马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都由官府制作,并由“质人”专门管理(2)“剂”短,买卖兵器、珍异之物2.借贷契约:“傅”、“别”(1)“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2)“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例题·单选题】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2008-1-8)A.傅别B.质剂C.券书D.书券[答疑编号2755010101]【答案】B2012年司法考试网上辅导中国法制史第2页【解析】本题考核西周契约制度。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这种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实际上“质”和“剂”是有区别的,“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适用的较短的契券。“质”“剂”由官府制作,并由“质人”专门管理。所以本题B为正确选项。(二)西周婚姻、继承制度1.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1)“一夫一妻”某些男子可以有妾有婢(2)“同姓不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附远厚别”(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则即为“淫奔”2.婚姻的“六礼”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3.婚姻关系的解除(1)“七出”(“七去”)不顺父母、无(儿)子、淫、妒、恶疾、多言、盗窃(2)“三不去”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4.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王位的继承必须是妻所生长子如妻无子,则不得不立贵妾之子继承的主要是身份,土地,也包括财产(三)西周的诉讼制度1.狱讼①民事案件称为“讼”审理民事案件称为“听讼”②刑事案件称为“狱”审理刑事案件叫做“断狱”2.五听判案时通过观察当事人的言语表达、面部表情、呼吸、听觉、眼睛与视觉判断其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具体内容是: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3.三刺一刺群臣、再刺官吏、三刺国人“三刺”制度说明西周对司法判案的慎重,是“明德慎罚”思想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一)春秋时期(前770-前476)立法活动公布成文法的活动1.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前53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2.晋国赵鞅“铸刑鼎”(前513年)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新兴地主阶级的胜利,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传统,确定了法律公开的原则【例题·单选题】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关于“不为刑辟”的含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1-10)2012年司法考试网上辅导中国法制史第3页A.不制定法律B.不规定刑罚种类C.不需要判例法D.不公布成文法[答疑编号2755010201]【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春秋时期的立法活动。所谓“刑辟”就是刑法、刑律,“不为刑辟”就是不公布成文刑法。所以本题应选D。(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