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中2019届高三地理8月11日限时练1/5中山一中2019届高三地理限时练(2018.08.11)考试时间:40分钟高三班登分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土地下陷速度是指土层平均每年下陷的深度,下图是某城市土地下陷速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第1题。1.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4倍,同时保持实际范围不变,则()A.新图比例尺为1∶800000B.表达的地理事物将更加粗略C.同一地点,土地下陷速度变大D.相邻两条等值线间距离比原图扩大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第2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两点相对高度可能是75米B.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1线绘制的C.③点位于④点的正东方向D.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2线绘制的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m。图b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读图回答3~5题。3.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A.15mB.17mC.35mD.37m4.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5.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2017·山西四校一模)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会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6~7题。中山一中2019届高三地理8月11日限时练2/56.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7.某晴天上午9~10点绕山巡查树木冻裂情况,光照最充足的一段路是()A.①—②段B.②—③段C.③—④段D.④—①段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8~9题。8.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9.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为()A.2300千米B.6300千米C.10500千米D.15500千米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10.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自东南向西北B.自西北向东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东北向西南11.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A.甲乙河段B.乙丙河段C.丙丁河段D.丁戊河段下图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13题。12.该山峰可能属于A.秦岭山脉B.太行山脉C.武夷山脉D.祁连山脉13.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海拔大致在()A.1000米以上B.1000米以下C.1400米以上D.1400米以下中山一中2019届高三地理8月11日限时练3/5(2017·福建四地六校模拟)读图,回答14~15题。14.若M、N两地图上距离为6.7cm,两地地方时相差2小时,那么此图的比例尺约为()A.1∶25000000B.1∶5000000C.图上1cm相当于实地距离25kmD.五百万分之一15.下图为M到N的地势变化剖面图,其中最有可能的是()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示范围内,植被种类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地衣均有分布。据此回答16~18题。16.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降水差异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纬度低,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B.乙地位于河流谷地,焚风效应显著,降水最少C.丙地深处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D.丁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空气上升运动显著,降水最多17.关于图示地区的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到丙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由甲向西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由甲到丁体现了垂直地带分异规律D.由丁到乙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18.关于甲国最大河流――恒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雨水补给为主,流经恒河平原,泥沙含量大B.源于喜玛拉雅山脉南坡,落差大,水流急甲乙丙丁中山一中2019届高三地理8月11日限时练4/5C.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每年的10月到次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