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宅相法简析一、摘要阳宅相法是古代风水术中有关居住建筑选址、布局处理及确定兴造时间的方法与理论。其中“形法”为择址选形之用;“理法”则偏重于确定宅内方位格局;“日法”用于选择吉日良辰以事兴造;此外还有“符镇法”为补救各法选择不利的措施。本文归纳有关文献,对阳宅相法中的一些影响较大的主要方法、理论及其流派传承,作了简要说明。实际上,对古代居住建筑产生有深刻影响的阳宅相法,作为风水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一种混杂了大量巫占迷信禁忌内容,但同时也含有很多经验科学理知的古代“准科学”。关键词:风水、阳宅、形法、理法。日法、符镇、准科学阳宅相法为中国古代风水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弥久,历代推衍应用,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体系,对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致于在研究这些建筑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众多的有关问题。概略地讲,相宅之法有形法、理法、日法之分,涉及建筑定点、定向与营造的定时。按风水流派说来,形法属于所谓“形势宗”,注重自然地理,包括生态、景观诸因素的审辨和选择,以及对应处理方法;而理法、日法则多属所谓“理气宗”,缘于古代占卜巫术系统的成分很浓,十分讲究方位、时辰的吉凶占卜与禁忌。依风水说而将建筑分类,所谓阴宅就是死者的坟墓,而阳宅则是生人居住的寓所。阳宅相法,主要指住宅的选择之法。根据住宅所处环境不同,有所谓井邑之宅、旷野之宅、山谷之宅等分别(如《三元地理》),在相法上,也各有所侧重。相比较而言,旷野之宅和山谷之宅与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其相宅之法多注重于形法;而井邑之宅的外部环境更多地涉及到人文因素,理法往往成了相宅的主要手段。阳宅相法中的形法、理法、日法等都各有驳杂的系统,不可殚举,本文略择其要而介绍并简析如下。二、形法:定点阳宅形法主要是对宅外视野所及的范围、即以宅为中心的整体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方法。《黄帝宅经》说:“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概括而形象地喻明了住宅外部环境审辨选择的主要内容。简单地说,一是宅周围环境质量的评估,涉及住宅四周山岗、流水、池塘、林木以及道路、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以“辩形”、“察气”两种相宅手段来加以审察和裁成;二是宅院形态的规定,主要是其高卑大小、方圆整缺的权衡,称为“宅外形”和“宅内形”。1辨形阳宅形法的辨形之法,类同山川形法,也以“觅龙、察砂、观水、点穴”为主要内容。如《阳宅爱众篇》说:“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若有情。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转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金满盈。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还强调指出:“阳基之地,龙必欲其长,宅(穴)必欲其阔;水必欲其大合聚、大弯曲;砂必欲其大交结、大朝拱”。所谓龙、砂、水、穴,本为风水喻指自然山水及其聚结围合的场所,是旷野之宅和山谷之宅必须慎加选择的环境构成要素。对于井邑之宅,这些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远不及毗邻卫老师环艺教学实验室版权所有webmaster@teacherwei.com第1页,共17页宅周的其它屋宇、墙垣及道路等影响更为直接和密切,因此在井邑之宅的辨形方法中,龙、砂、水、穴遂被赋予了新的特殊喻义而加以应用。例如《阳宅集成》说:“万瓦鳞鳞市井中,高屋连脊是真龙,虽曰汉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宗”。《阳宅会心集》也说:“一层街衢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门前街道即是明堂,对面屋宇即为案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山川形法的许多内容,都被相应地加以变通引伸,运用在井邑之宅的外围环境景观选择或裁成修饰中。像住宅山墙形像,仿效“龙法”、“砂法”的山峦形像模式即所谓“五星形体”或“五行穴星”而加以塑造,就颇为典型(图1)。图1山墙形式的“五星形体”2察气风水说认为:“万物之生,以乘天地之气”(《管氏地理指蒙》),追求“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青乌子先生葬经》)。但因“气者形之微,形者气之著,气隐而难知,形显而易见”(《葬经翼》),察气或望气,便成了阳宅相法中与辨形互补,甚或更为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