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的措施一、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不高产生的原因虽然当前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纳入了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范围,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上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1重视不够。这既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现在企事业单位重大问题都要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决定,重视工作流程的改进,加强监督。从财务管理来看,除了普遍实行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会计制度和财务规则,加强管理外,还专门建立和实行内部稽核制度,保证了财务管理的严格执行。另一方面,外部审计也在不断加强,除接收国家及主管部门的检查和规定的审计外,各单位为了保险起见,也常常邀请第三方进行外部审计,这相当于把内部审计工作外包。这样做,也能使上级主管部门放心,自己再下力气进行内部审计,既费力又费工,认为意义不大。2内部审计工作究竟怎样做才算搞得好。具体标准是什么并不清晰,而国家及主管部门也没有什么明确而具体的标准来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况且,考核本身也未与奖金等收入挂钩。因此,对各单位的压力不大。从内部审计工作标准来看,当前有3个问题先需要明确:一是就一个单位来说,每年内部审计的资产量占本单位总资产量的比例多大为合适或达标。一年内内部审计下属单位或部门占全部下属单位或部门的比例多大为合适或达标。二是每年内部审计的违纪金额越多越好,还是虽有疑点经过内部审计可以纠正,不造成损失或损失很小为好。三是每年完成多少专项审计才算是达标、合格或优秀。3现有的内部审计软件满足不了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需要。现有的内部审计软件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根据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统一使用同一种软件。由于各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不同,决定了“整齐划一”的软件不合适,只能根据各单位的自身情况,从实际出发,量身定做,“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软件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到目前为止,内部审计软件绝大部分是单打第1页共4页独斗的单机版的事后内部审计软件,并不与整个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融合为一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广泛深入发展,要求内部控制及时跟踪、快速反应,作为内部控制重要内容的内部审计,其工作软件目前的这种状态是难以承担起重任的。二、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的建议今年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宏伟目标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通过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来开创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新局面,使内部审计工作登上一个新台阶。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要下大力气抓好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要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必须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现在相当多的单位,仅有一个依葫芦画瓢的制度,不仅可操作性差,而且又未配套成龙,更无工作规范,有很大的努力改进空间。只有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使内部审计经常化、正常化,其业务工作量就会快速增长,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步伐,提高信息化水平自然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以发现突破口,动员和组织相关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研究,寻求关键性突破。从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要求看,结合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一是根据新情况、新要求尽快修订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二是建立配套的工作制度或办法,如《财务内部审计制度(或办法)》、《经济责任内部审计制度(或办法)》、《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制度(或办法)》、《科研项目内部审计制度(或办法)》、《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或办法)》等等。三是建立相应的工作规范,如《内部审计通知书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方案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规范》、《内部分析性复核规范》、《内部审计报告规范》、《内部审计证据规范》、《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2要制定严格的内部审计工作的考核标准既然内部审计工作是各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那就得有明确的内部审计工作的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赏罚分明。只有通过定期的严格考核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