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11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22边角后交计算边角后交计算33质量检查及质量检查表填写质量检查及质量检查表填写44变形监测设计方案补充变形监测设计方案补充水平位移观测11水平位移监测的影响特点水平位移监测的影响特点22水平位移监测采用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析水平位移监测采用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析33水平位移监测的实施水平位移监测的实施3.13.1水平位移监测标志的设立水平位移监测标志的设立3.23.2工作基点的测定工作基点的测定3.33.3极坐标法水平位移观测极坐标法水平位移观测44水平位移量的计算方法水平位移量的计算方法55观测资料的预处理观测资料的预处理5.15.1监测资料检核的意义监测资料检核的意义5.25.2监测检核的方法监测检核的方法5.35.3关于分析的结果关于分析的结果5.45.4监测资料插补监测资料插补5.55.5观测资料的整编观测资料的整编66水平位移监测频率及报警水平位移监测频率及报警77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及预报案例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及预报案例概述土建施工水平位移监测是相对于土建承包商和业主(或施工监理)监测而言,引入有资质的专业监测单位实施的监测工作。水平位移监测的对象一般针对基坑的围护结构,其目的是为施工区安全稳定性判断提供独立、公正、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信息。11水平位移监测的影响特点水平位移监测的影响特点施工工点距离周围原有建、构筑物一般较近,且情况复杂;施工场地普遍较狭小,其四周一般都修建高度大于2m的围墙;场地内一般建有办公、生活设施,摆放各种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并进行施工用材的现场加工。同时,基坑开挖过程中,多工种交叉作业,开挖引起的振动、扬尘,电焊产生的弧光和烟雾,机械作业引起的热浪等流动和非流动障碍普遍存在。由此可见,水平位移监测受场地限制和施工影响较大。22水平位移监测采用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水平位移监测采用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析析水平位移监测一般采用基准线法、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精密导线测量法等。根据施工监测的时效性要求,考虑土建施工的各种影响,宜使用高精度仪器,采用简易、省时、精度可靠的监测方法。工作中一般使用全站仪,主要采用极坐标施测法,个别工点也采用了基准线法。以下分析采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作水平位移监测的精度。22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析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析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点位中误差计算公式为:mp2=mx2+my2=mD2+D2×mβ2/ρ2(1)mp为位移点点位中误差,mx、my分别为纵、横坐标中误差,D为站点至监测点的距离,mD为距离观测中误差,mβ为测角中误差。22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析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析由mD=a+b×D代入(1)式,得:mp2=(a+b×D)2+D2×mβ2/ρ2(2)式中,a、b分别为测距仪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可见,位移点点位误差与观测距离和测角中误差均成正比例关系。22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析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析对水平位移测量一等精度要求为:变形点的点位中误差±1.5mm。而TM30全站仪标称精度为:方向测回中误差±0.5″,测距精度±(0.6mm+1ppm×S)。即当测角误差不大于0.707″、距离不大于340m时,用此仪器按极坐标法作水平位移监测,按(2)式计算的点位精度可达到一等监测精度要求。22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析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析如果将最大施测距离限制在300m内,则:mp=±1.37mm,此时若按mx和my对mp为等精度影响,可得mx=my=±0.97mm。因基坑监测一般顾及垂直于基坑边线方向的位移量,故采用TM30全站仪施测,观测距离300m以内,则水平位移监测之位移分量精度可达±1mm以内。22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析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及其精度分析以上讨论是仪器和镜站都不含对中误差条件下成立的。故采取强制对中措施是保障极坐标法水平位移监测精度的客观要求。若考虑起始点误差影响观测点精度估算则:mi=±33水平位移监测的实施水平位移监测的实施采用极坐标法监测,首先需在监测场地建立工作基点。因土建施工场地状况十分复杂,工作基点位置须通过第三方与施工方作深入的沟通来确定。选定工作基点位置考虑的重点是要保证点位的安全、稳定,使之与各监测点通视,且尽量考虑不致受到施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