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G101-6图集学习广联达南方大区陈波涌2007年8月28日提纲及要点•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主要新增内容学习方法:1、通过平法的系统性联想学习;2、通过构件的独立性重点理解;独立基础以前的标注请大家计算该独立基础的钢筋独立基础的表达方式普通独立基础阶型坡形杯口独立基础阶型坡形平面注写截面注写编号几何尺寸配筋集中标注原位标注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相对标高高差文字注解平面尺寸其他钢筋信息识图练习编号截面竖向尺寸输入方法:h1/h2/……杯口:a0/a1,h1/h2/……配筋11、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2、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Y打头,两向相同以X&Y打头,放射状配筋以Rs打头;配筋2杯口钢筋网:以Sn打头引注杯口顶部焊接钢筋网的各边钢筋:Sn2B14高杯口独立基础短柱配筋平面尺寸识图练习1、独基形状2、截面3、配筋短向采用两种配筋1当柱下为单阶形或坡形截面,且其平面为矩形独立基础时,根据内力分布情况,设计者可考虑将短向配筋采用两种配筋值:其中较大配筋设置在长边中部,分布范围等于基础短向尺寸;较小配筋设置在基础长边两端注写方式:B16@150/B12@200短向采用两种配筋2设计原因:在矩形独立基础长边的中部受力较大,两侧受力较少,故可以减少两侧的配筋;软件处理:新增构件的属性:短向加强筋(输入中间部位的钢筋)计算方法:长度:保持原有计算方法;根数:中间加强区:ceil(y/加强钢筋间距)+1;两侧非加强区域:2*ceil((0.5(x-y)-起步)/非加强钢筋间距;双柱独立基础顶部柱间配筋设计原因:当为双柱独立基础且柱距离较大时,除基础底部配筋外,尚需在两柱间配置基础顶部钢筋;注写方式:T:10B18@100/A10@200软件处理:新增构件属性:顶部柱间配筋计算原则:1、只考虑矩形独基和矩形柱;2、柱的各边需与独基的各边平行;计算方法:先计算锚入柱内的钢筋:长度:H1=柱边净长+2*Lae;根数:N1=ceil((柱宽-2*起步)/钢筋间距)+1;再计算剩余的其他钢筋:长度:H2=柱中心线+2*Lae;独立基础扣基础梁软件处理:新增一项计算设置,可以选择是否扣除基础梁,由用户自行控制;独立基础在有梁覆盖的位置,由于梁的受力钢筋可以替代独立基础的受力钢筋,故可以不布置与梁平行的受力筋;独立基础底板长度缩短10%构造1当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配筋长度可减短10%配置,交叉缩进;设计原因:为了防止钢筋缩进使得独基的四个角形成大块的素混凝土,独立基础外侧的四根钢筋不缩进,其他的钢筋进行交叉缩进;软件处理:在原有计算设置下增加一个选项:将四周钢筋和内部的钢筋分别计算;独立基础底板长度缩短10%构造2当非对称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但该基础某侧从柱中心线至基础底板边缘距离<1250mm时,钢筋在该侧不应减短;由于与柱的相对位置有关,情况很复杂,本版暂时先不考虑这种情况;杯口钢筋网和杯壁构造筋杯口钢筋网当双杯口的中间杯壁宽度<400mm时,增加构造配筋高杯口独基短柱钢筋软件处理:新增一个参数化独立基础,具有独柱的属性,可以按规定计算钢筋;特殊处理:插入基底的钢筋需要用户自行控制,输入的时候在后面的()内输入数字,如:B16@200(4),就表示有4根钢筋伸入基底计算规则:长度分两种,按图示计算箍筋计算分三部分:杯口范围短柱范围独基范围底板钢筋短柱钢筋练习多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多柱独立基础一般都设置基础梁,根据受力需要可在双梁之间及梁的长度范围内配置基础顶部钢筋;由于情况很多,软件没有针对这种情况做专门的处理;变通方案:这种情况的独基一般都很大,在软件中可以采用满基进行替代,在布置面筋时画出范围即可,同时调整计算设置,使其满足图纸的设计要求条形基础梁板式条形基础板式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底板同04G101-3基础梁编号截面尺寸配筋相对标高高差文字注解基础底板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相对标高高差文字注解识图练习基础梁的构造1、基本同04G101-3,细节有部分差异;(以下4条)2、非贯通纵筋伸入跨中长度只考虑净跨;3、梁端有外伸时上部第二排钢筋伸入柱边开始一个锚固长度;4、端部无外伸的上部钢筋弯折为12*d,下部钢筋为15*d;5、相交基础梁只能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