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渲染流程以及基本渲染设置——图形图像制作Page2主要内容:1.渲染流程2.渲染基本设置3.Vray渲染参数如何设置Page31.渲染流程Page42.渲染基本设置1.测试渲染创建灯光后,取消默认灯光选项;取消反射\折射、过滤贴图图像采样器:在测试渲染时,采用“固定”(fix),“过滤器”取消勾选。可以开启GI,发光贴图引擎预设设为:非常低。如果使用灯光缓存,则设置细分为100.如果使用准蒙特卡罗,则保持默认即可。Page52.渲染基本设置DMCsampler:自适应数量,测试设为0.9最大树深:100Page62.渲染基本设置2.正式渲染:采样器改为适应或者准蒙特卡罗。过滤器一般采用mitchell-Netravali或者Catmull-Rom。自适应minrate和maxrate分别为-1,0(左右)Page72.渲染基本设置如果使用灯光缓存,细分值设为1000左右。发光贴图则采用预设的中或者高;半球细分和插值采样一般设为50,30-40即可。DMCsampler中的自适应数量设为0.85左右,噪波阈值设为0.005Page82.渲染基本设置渲染光子图:设置渲染尺寸宽和高为最终尺寸的1/2全局开关:打开反射/折射,勾选“不渲染最终图像”。图像采样器设为最低精度GI引擎发光图设为预设的“高”半球细分为:50以上模式设为自动保存,指定保存地点。Page93.Vray渲染参数如何设置Page101.抗锯齿设置(图像采样器):fixed固定比采样方式得到的图像锯齿现象比较明显(最快的计算方式,测试渲染时使用);adapativeQMC(自适应准蒙特卡罗)会得到比较好的细节.在细节处理方面比较优秀,这种方式适合于场景中有大量的模糊反射或者是大量的细节;adapativesubdivs(自适应细分)这种会比较快但是在细节方面会有丢失,如果在场景中没有大量的细节可以用他得到一个速度和质量的平衡;Page111.抗锯齿设置(图像采样器):在抗锯齿过滤器设置一般用C-R(Catmull-Rom),可以得到一个锐利效果。默认Area,比较平滑效果。在测试的时候用area或者关闭。或者在正式渲染的时候也采用Area过滤器,得到渲染结果后在photoshop对画面进行锐化,也是一个效率较高的方法。Page122.IndirectIllumination(GI)(全局照明GI)GI引擎搭配的常用组合:irradiancemap(发光贴图)+QMC(准蒙特卡罗)irradiancemap(发光贴图)+photomap(光子贴图)浓度和饱和度会更高些(和前者irradiancemap+Qmc相比)irradiancemap(发光贴图)+lightcache(灯光缓存)也能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那么到底如何搭配使用两种引擎呢???一般的建议用IR+QMC或者IR+lightcache,对于制作室内效果图而言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如果场景中细节并不是太多可以用IR+QMC,对于细节并不是太多的场景用这种速度方面会很有优势.另外对于二次反弹的倍增通常设置在0.5~1之间。Page133.irradiancemap(发光贴图)高级光照贴图参数注意最小采样和最大采样对渲染时间的影响很大。最小采样控制面积大的面。测试时用低,如-6或者-5。正式时提高到-4或者-5。过高会影响速度。maxrate最大采样,主要是控制场景中细节比较多的部位。什么样的部位叫作细节比较多的部位呢?如两个物体相交的部位,测试时用-5或者-4,正式时提高到-2或者-1,或者0。半球细分主要控制样本的GI的质量,对于整体的图像的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测试时10~15,尽管质量会比较差点但会得到比较快的速度。正式时提高到30~60间。Page143.irradiancemap(发光贴图)高级光照贴图参数差值细分主要控制场景中黑斑的情况,越大越好。过大会影响阴影不够真实、比较平,一般不太高。调整到30~40.测试时保持默认。颜色敏感度、法线敏感度、距离敏感度这三个值值越低敏感度越高,通常默认。细节增强选项。对于低参数的情况下细节方面的增加,scale对于动画有作用.radius一般调整到10。Subdivs(细分率)调整到0.2.细节增强主要是在物体的边沿部分.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打开这个细节增强。Page154.lightcache灯光缓存参数subdivs细分对速度和阴影质量影响很大。测试用100,正式时500以上。storedirect如果想得到较好效果.可以取消。Page165.E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