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一、选择题月均温在20℃以上可称高温;月均温在10℃~20℃之间,可称温暖或暖热;月均温在0℃~10℃之间可称凉爽或温和;月均温在0℃以下则称寒冷或严寒等。而描述降水多少则要复杂一些。因为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与气温、蒸发量有密切的关系。下图为按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划分的“世界四季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关于世界四季类型分布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大致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②东西延伸,南北更替③沿纬度变化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④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一致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四季气候类型分布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沿经度变化方向延伸;本图仅仅是从四季类型方面来划分的,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明显不一致。答案:B2.A、B两地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四季类型不同,其影响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B.洋流C.地形D.大气环流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地的四季类型是全年皆冬,而同纬度其他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说明两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结合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以判断是受寒流的影响。答案: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季如春”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洋上B.“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陆地上C.“四季分明”型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内陆D.“全年皆冬”型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极地解析:“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型的地区在南半球海洋分布面积也很大;“四季分明”型的地区在沿海与内陆均有分布;“全年皆冬”型的地区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南纬60°附近。答案:A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分析并回答4~6题。4.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A.AB.BC.CD.D解析:本题有一定难度。需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分界线。60°E经线穿过乌拉尔山,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答案: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东西两侧地形不同,主要矿产的种类相同B.B点附近有一条自北向南的大河注入海洋C.自C点向南北两侧分布的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D点东西两侧降水量大致相同解析:首先需要判断出四点的大致位置。A点位于俄罗斯的乌拉尔山,B点位于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的新奥尔良附近,C点位于非洲中部的刚果(金)境内,D点位于智利和阿根廷交界处的安第斯山。乌拉尔山东西两侧的矿产不同,东部主要有石油,西部有金属矿。B点附近有北美的密西西比河。C点为刚果盆地,是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区,从此点向南北两侧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点为安第斯山,西侧受西风影响,降水多,东侧为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处于背风坡的雨影区,降水稀少,形成荒漠。答案:B6.关于四个点所在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A.A点、B点所在国地广人稀B.B点、D点所在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C.C点所在国金刚石矿丰富D.A、B、D点所在国都是世界主要的小麦出口国解析:俄罗斯由于农业生产不稳定,不能大量出口小麦。答案:D(·北京崇文)下图为世界上四条著名大河入海口附近的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图中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四条大河均为外流河,虽然流向不同,但却注入相同的海洋B.乙图中的河流与其它三条河流的主要区别是汛期较短,含沙量少,有结冰期C.丙、丁两图中,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D.丙图中的河流航运价值大,丁图中的河流是四条河流中流经国家和地区最多的河流8.甲、乙两图中,河流入海口附近未出现大城市的原因是()①入海口附近,地势低平,洪水威胁大②河流入海口附近的航运价值不大③入海口附近地区的气候过于湿热④乙图所示河流的入海口不断变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组考查空间定位,以及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是一组知识综合性较强的能力型试题,难度中等。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亚马孙河、黄河、密西西比河和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流经平原地区、水量大,同时流域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是四条河流中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在四条河流中,尼罗河流经多个国家。河流入海口的航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