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l蔷蔡圜武汉币耀筑设计B兄室外照明系统接地形式及接地电阻浅析中信集团武汉市建筑设计院陈车/李蔚/刘敏IntroductiontotheEarthingModeandResistanceforOutdoorLightingSystemChenChe/LiWei/LiuMin⋯#一}}一一⋯⋯#~摘要本文分析了室外照明采用TN—s和TT两种接地形式的优缺点,并探讨了TT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取值要求、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电流取值要求、灵敏度校验及选择性要求。关键词TN—S系统TT系统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接地电阻灵敏度选择性AbstractThePaperanalYze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es0fTN—SandTTgroundingmodeforoutdoorlighting,anddiSCUSsestherequirementsforthevalueofgroundingresistanceofTTgroundingsystemKeywordsTN—Ssystem.TTsystem.residualcurrentprotecter,groundingresistance,sensitivity,selectivity1引言室外照明系统的接地形式是采用TNS系统还是采用TT系统,一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根据新颁布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6—2008(以下简称新民规)第10.9.3规定“安装于室外的景观照明中距建筑物外墙20m以内的设施,应与室内系统的接地形式一致,距建筑外墙大于20m宜采用TT接地形式”、“室外分支线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由此推广到室外道路照明、庭院照明等也可参照此规定。为什么规定20m的界线?为什么室外照明推荐采用TT接地形式?TT接地形式实施中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2规定20m界线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原因一:根据新((民规条文说明第12.7.1条可知:两个接地系统在电气上要真正分开,在地下必须满足一定的距离,否则两个接地系统形式上是分开了,而电气上实际仍未分开,理论上两个接地系统互不影响的距离为无限远,实际工程可取20m。故要求室外照明距建筑物外墙20m以内的设施,应与室内系统的接地形式一致,多为TN.S系统。原因二:室外照明距建筑物外墙20m以内时,配电线路较短,阻抗较小,当线路末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故障电流往往也较大,容易使断路器或熔断器动作。故此时采用与建筑物接地形式一致的TN—S系统也较为安全。3室外照明系统采用两种接地形式的比较3.1TN·S系统如图1,TN—S接地形式是把中性线N和专用保护线PE严格分开,当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没有电流,只是中性线上有不平衡电流。PE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保护是接在专用RE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接地装置::至堕图1两种接地形式图示。7霉≮羧攒43■~咖的保护线PE上,安全可靠。但其缺点也很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室外照明线路容易遭到损坏,如果PE线断开,就起不到保护作用,可能导致电击事故;二是建筑物内部通常采用TN—s或TN—C—s接地形式,能保证安全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建筑内部均作了等电位联结,室外照明环境却难以实现等电位联结,当别处或其中某台灯具发生接地故障时,引自电源的PE,线还可能将故障电压传导至室外照明装置外壳而造成危险,王厚余先生编著的((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与检验))第六章已对此问题详尽论述;三是室外照明一般负荷比较分散,配电线路较长,当线路末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故障电流往往也较小,难以使线路首端的断路器或熔断器动作,不能切断故障电路,而导致危险;四是供电回路增设了PE线,提高了工程造价。3.2TT系统如图1,TT接地形式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当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时,其故障回路阻抗除部分线路电阻外,还串联有电源侧的系统接地电阻RE,和电气装置外漏导电部分的保护接地电阻RA。故其故障回路阻抗较TN系统的故障回路阻抗大,故障电流相对较小,一般不能用熔断器或断路器的瞬时过电流脱扣器兼做接地故障保护,而应使用剩余电流保护器作接地故障保护,其保护灵敏度更高,更为安全可靠。但由于户外潮湿等因素,如果线路过长,其泄漏电流较大,如果整定电流不当(整定值过小),44秣j勰确将会导致误动作,所以要求正确合理整定其动作电流。3.3小结由上述比较,笔者认为当室外照明配电线路较短,距建筑物外墙20m以内时,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满足断路器或熔断器动作要求时,可采用TN—S接地形式。但考虑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