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墙体11.概述.概述22..砖墙的细部构造砖墙的细部构造3.3.填充墙填充墙44.石墙.石墙55.隔墙.隔墙66.墙面装修.墙面装修11.概述.概述1.1墙体的类型、作用和要求1.1墙体的类型、作用和要求1.2墙体的结构布置1.2墙体的结构布置1.3砖墙的材料1.3砖墙的材料1.4砖墙的强度1.4砖墙的强度1.5砖墙的尺寸1.5砖墙的尺寸1.6砖墙砌式一墙体类型、作用和要求1.墙体类型①按位置分内墙横墙外墙纵墙②按受力情况分承重墙、非承重墙(自承重墙、框架墙)③按材料和砌筑方式分实体墙:普通砖墙、灰砂砖、小型砌块石墙、土墙、砼墙空心墙:如空斗墙和空心砖墙④按施工方式分块材墙(叠砌墙)、现浇墙(板筑墙)板材墙(装配式墙)⑤按构造形式分实体墙、空体墙、复合墙(组合墙)……三砌体结构的材料1砌墙砖·材料:粘土砖、炉渣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水泥砖……·形式:普通砖(实心砖)、空心砖(含多孔砖)……·强度:MU30、MU25、MU20、MU15、MU10、MU7.5共六级(单位:N/mm2)·规格:240×115×534:2:1砖长:砖宽+灰缝:砖厚+灰缝2砂浆组成:砌筑砂浆=胶结材料+细骨料+水分类:石灰砂浆:石灰(膏)+砂+水气硬性材料(强度高、防潮)水泥砂浆:水泥+砂+水水硬性材料混合砂浆:石灰水泥+砂+水(和易性好)②勒脚1.)作用:防水、防碰撞、装饰……图2-9-12.)做法:·石砌勒脚·贴面勒脚·抹灰勒脚1:3水泥砂浆20厚,1:2水刷石或1:2.5水泥砂浆抹面③散水——外墙四周的地面需向外倾斜做坡1.)作用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2.)宽度·600~1000mm(且较自由落水的屋檐宽出200mm)·湿陷性黄土地区,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高度≤8m时,宽度宜为1.5m;高度>8m时,每增高4m宜增宽250mm,且≯2.5m;3.)坡度3~5%,且外缘略高于平整后的场地(高出30~50mm)③防潮层作用防止墙身受潮、墙面抹灰脱落,提高墙身的坚固性和耐久性。②窗台——泄水构件1.)作用为避免雨水聚集窗下并侵入墙身,且避免雨水沿窗下槛向室内渗透2.)做法“要点:密闭、3%”坡度、滴水a.砖砌窗台:·顶砌一皮砖,水泥砂浆抹面或做贴面·侧砌一层砖,水泥砂浆勾缝b.预制窗台:钢筋砼或水磨石(悬挑窗台:挑出60,每侧宽出洞口≥120,必须做滴水c.木质窗台:用于室内图2-18-1生态建筑中,窗台是重点处理部位图2-18图2-20⑵门窗洞口构造①过梁1.)作用支承洞孔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②位置1.)单层:(24墙)檐口高5~8m,设一道圈梁檐口高>8m时,中间增设一道圈梁2.)多层:(24墙)三层以下的建筑,檐口标高处设一道圈梁四层以上,6~7度区,隔层设一道8~9度区每层设一道地基不好时,需设地圈梁①圈梁的作用1.)加强墙体稳定性2.)加强房屋的整体刚度3.)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4.)抗建筑的不均匀沉降④圈梁的做法1.)钢筋砖圈梁(用于非抗震地区)M5砂浆砌砖4~6皮;上下层各设2φ6≯�120mm﹫2.)钢筋混凝土圈梁·宽:同墙厚(或2/3墙厚)·高:≥120(常见180、240)·配筋:主筋≮4φ8筋(上下层分设)箍筋φ6≯�250mm﹫3.)附加圈梁必须交圈封闭,否则应设附加圈梁(同截面过梁)附加圈梁的条件:L≮�1000mm;L≮�2h⑶构造柱①作用构造柱与圈梁整浇形成空间骨架,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与墙体稳定性,提高抗震能力②位置1.)外墙四角;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2.)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3.)楼、电梯间四个角*4.)层高超过3m时,7~8度地区外墙每8m设一道9度地区外墙每4m设一道层高超过6m时,7~8度地区外墙每4m设一道图2-221、定义——房屋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变形、开裂,甚至导致破坏。为防止房屋破坏,常将房屋分成几个独立变形的部分,使各部分能独立变形,互不影响,各部分之间的缝隙称为—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九变形缝伸缩缝:是防止建筑材料和构配件因温度影响产生破坏的变形缝。沉降缝:是防止因荷载差异、结构类型差异、地基承载力差异等原因导致房屋因不均匀沉降而破坏的变形缝。防震缝:是防止因地震作用导致房屋破坏的变形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