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数据备份策略VIP免费

数据备份策略_第1页
1/7
数据备份策略_第2页
2/7
数据备份策略_第3页
3/7
1数据备份和数据备份策略备份与容灾是存储领域两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备份与容灾中都有数据保护工作,备份大多采用磁带方式,性能低、成本低;容灾采用磁盘方式进行数据保护,随时进行、性能高、成本高。其次,备份是存储领域的一个基础,在一个完整的容灾方案中必须包括备份的部分;同时备份还是容灾方案的有效补充,因为容灾方案中的数据可能丢失,存储也有完全被破坏的可能,而备份提供了额外的一条防线,甚口使数据丢失也可以从备份数据中恢复。要保护数据,需要数据备份和容灾系统。但是很多用户在搭建了备份系统之后就认为高枕无忧了,其实还需要搭建容灾系统。数据容灾与数据备份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备份是数据容灾的基础数据备份是数据高可用的最后一道防线,其目的是为了系统数据崩溃时能够快速的恢复数据。虽然它也算一种容灾方案,但它的容灾能力非常有限,因为传统的备份主要是采用数据内置或外置的磁带机进行冷备份,备份磁带也是在机房中统一管理,一旦整个机房出现了灾难,如火灾、盗窃和地震等灾难时,这些备份磁带也会随之毁坏,所存储的磁带备份起不到任何容灾功能。2.数据容灾能力的分级真正的数据容灾就是要避免传统冷备份的先天不足,它能在灾难发生时全面、及时地恢复整个系统。数据容灾按其能力的高低可分为多个层次,例如,2国3际标准SHARE78定义的容灾系统有7个级别,即从最简单的仅在本地进行磁带备份,到将备份的磁带存储在异地,再到建立应用系统实时切换的异地备份系统,恢复时间也可以从几天到小时级到分钟级、秒级或0数据丢失等。数据备份类型数据备份有多种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选择备份类型时,—般的规则如下:1•对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代码,可在每次系统更新或安装新软件时进行一次全备份。2.对于一些日常数据更新量大,但总体数据量不是非常大的关键应用数据,可每天在用户使用量较小的时候安排全备份。3.对于日常更新量相对于总体数据量较小,而总体数据量非常大的关键应用数据,可每隔一个月或一周安排一次全备份,在此基础上,每隔一个较短的时间间隔做增量备份。按照备份的数据量来分,有以下4种备份方式:41•全备份。备份系统中所有的数据。优点是恢复时间最短,操作最方便,也最可靠;缺点是备份数据量大,数据多时可能做一次全备份需很长时间。全备份也可以称为完全备份。2.增量备份。备份上一次备份以后更新的所有数据,其优点是每次备份的数据量少,占用空间少,备份时间短;缺点是恢复时需要全备份及多份增量备份。3.差分备份。备份上一次全备份以后更新的所有数据,其优缺点介于全备份和增量备份两者之间。4.按需备份。根据临时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备份。数据备份系统的组成数据备份应采用自动化备份方式,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备份客户端。需要备份数据的任何计算机都称为备份客户端。通常是指应用程序、数据库或文件服务器。备份客户端也用来表示能从在线存储器上读取数据并将数据传送到备份服务器的软件组件。(2)备份服务器。将数据复制到各类介质并保存历史备份信息的计算机系统5称为备份服务器。备份服务器通常分成主备份服务器和介质服务器两类。6(3)备份存储单元。备份存储单元包括数据磁带、磁盘或光盘。通常由介质服务器控制和管理。备份是主备份服务器、备份客户端和介质服务器三方协作的过程。(4)备份管理软件。备份硬件是完成备份任务的基础,而备份软件则关系到是否能够将备份硬件的优良特性完全发挥出来。必须采用具有自动加载的磁带库硬件产品与具有在线备份功能的自动备份软件。数据备份策略数据备份策略是指确定需要备份的内容、备份时间以及备份方式。(1)选择合适的备份频率(如经常备份,有规律备份,做了结构上的修改应及时备份等)。尽量采用定时器、批处理等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方式,以减少备份过程中的手工干预,防止操作人员的漏操作或误操作。(2)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可选择一种或几种备份交叉的形式制定备份策略。(3)若数据量比较小或者数据实时性不强或者是只读的,备份的介质可采用磁盘或光盘。在备份策略上呵执行每天一次数据库增量备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数据备份策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