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34第六章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进度课时安排31.了解墙体的类型、使用要求、墙身的加固措施、内外墙面装修及基础与地基的基本概念,理解并能绘制墙身基本构造节点(含墙脚、窗台、过梁节点及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2.了解提高外墙保温能力的措施、常用隔墙、玻璃幕墙及地下室防潮防水要求学习目标4节知识点课时(分钟)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墙体类型5墙体承重方案5墙体结构及抗震要求10保温与隔热对墙体的要求5其它功能对墙体的要求5砖墙构造砖墙材料5砖墙组砌方式及砖墙尺度20砖墙墙脚构造15砖墙门窗洞口10墙身加固措施10墙体变形缝构造5砌块墙构造砌块墙的类型与规格10砌块墙的砌筑与构造要点15课时安排总课时总课时:6:6学时学时5隔墙构造块材隔墙10轻骨架隔墙5板材隔墙5墙面装修抹灰类墙面装修20涂料类墙面装修5贴面类墙面装修15裱糊类墙面装修5特殊部位的墙面装修5基础与地下室地基与基础的概念20基础的类型20地下室防潮构造20地下室防水构造206本章是应在学习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对建筑空间组合,特别是对建筑的平面组合以及房屋各部分尺度有较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能进行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的平面及剖面设计时,再进入本章学习。学习进度理解墙体构造设计的原理,结合理论要求绘制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图。参考国家及各地方标准图集。学习方法76.16.1墙体类型与设计要求墙体类型与设计要求6.1.16.1.1墙体类墙体类型型6.1.26.1.2墙体的设计要求墙体的设计要求816.16.1墙体类型墙体类型2按所处位置及布置方向分类:按所处位置及布置方向分类: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也称为外围护墙;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按布置方向分类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外横墙俗称山墙。根据墙体与门窗的位置关系根据墙体与门窗的位置关系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图片3其它形式分类其它形式分类96.1.26.1.2墙体的设计要求墙体的设计要求116项局部框架体系双向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体主要由垂直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横墙组成。适用于住宅、宿舍、旅馆等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向的墙体混合组成。适用于开间、进深变化较多的建筑。承重墙体主要由平行于建筑物长度方向的纵墙组成。适用于对空间的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以及划分较灵活的建筑。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采用内部框架承重,四周为墙承重。墙体承重方案墙体承重方案10结构及抗震要求结构及抗震要求结构及抗震要求结构及抗震要求22①强度要求强度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承重墙应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楼板及屋顶的竖向荷载。砖墙是脆性材料,变形能力小,因而对房屋的高度及层数有一定的限制值。②刚度要求墙体作为承重构件,应满足一定的刚度要求。一方面构件自身应具有稳定性,同时地震区还应考虑地震作用下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墙体的稳定性与高厚比有关。为满足高厚比要求,通常在墙体开洞口部位设置门垛、在长而高的墙体中设置壁柱。11抗震设防地区,为了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墙体中,还需设置贯通的圈梁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使之相互连接,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抗弯、抗剪能力。在地震烈度7~9度的地区内,应设置防震缝,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③用圈梁、构造柱来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12功能方面的要求功能方面的要求功能方面的要求功能方面的要求336项①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三种做法三种做法::增加墙体厚度、选用孔隙率高的轻质材料、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保温③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选择密实度高的墙体材料,墙体内外加抹灰层,加强构件间的密缝处理等。②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在靠室内高温一侧,用卷材、防水涂料或薄膜等材料设置隔蒸汽层,阻止水蒸汽进入墙体。图片图片136项①隔热要求炎热地区的外墙应具有足够的隔热能力。可以选用热阻大、重量大的材料作外墙,也可以选用光滑、平整、浅色的材料,以增加对太阳的反射能力。隔热.隔声等③其它方面的要求a.防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