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节器操作1.恒功率流量控制(油泵开始变量前)调节器操作如图4-6和图4-7所示2.恒功率流量控制(油泵开始变量之后)如图4-8和图4-9所示,随着主泵负载的增加,功率变换压力码和主泵传递压力PD也增大(,。比甩,大)。作用在控制柱塞14的顶端表面47和轴肩46上的压力为已增大的功率变换压力巧和主泉传递压力,P。,二者之和大于弹簧22和30的合力。控制柱塞14通过销21压到控制柱塞24上。通道49关闭,通道48打开,使通道17中的主泵传递压力,。经通道25到达卡环34的底而。主泵传递压力,。作用在卡环34顶面上,经通道35供给柱塞腔37。卡环34顶面和底面所作用的丰泵传递压力是相等的,由于卡环34底而面积比顶面而积大,故卡环34克服弹簧30和弹簧28的阻力将柱塞32推起。柱塞32与缸体通过枢销31机械连接,使缸体3,梭阀14、24控制柱寒15、17、20、25、35.通道21.销22、27、28、30.弹簧26弹簧腔31枢销32.柱塞34.膏环37.柱塞腔44.先导泵45上泵50调整螺钉,。.主油泵传递压力功率变换压力图4-8调节器操作(油泵开始变量之后。图4-5的局部)转动到较小的角度位置,以使油泵继续变量。当柱塞32向上运动时,弹簧30压缩,将柱塞24推起,通道48关闭,通道49部分打开,油从通道25流入弹簧腔26。由于弹簧腔26与油箱相通,卡环34底面的压力变得小于主泵传递压力PO,柱塞32停止向上运动。当作用在卡环顶面上的主泵传递压力,。大于底面压力时,柱塞32开始向下运动。由于弹簧30的压缩力减小,控制柱塞23开始向下运动,通道49关闭,通道48部分打开,由于主泵传递压力F。经通道25到达卡环底面柱塞32开始再次向上移动。当主泵传递压力,。再度增加,并且进一步压缩弹簧27时,栓塞24和32将按I、面所述方式动作。当丰泵传递压力P。与弹簧28、30和27的反力之和相等时,柱塞32处于平衡位置,缸体的角度也保持在这一位置。通过保持通道48和49处于微开状态而使控制柱塞24也处于平衡位置。转动调整螺钉50,可以改变弹簧22的压缩力,进而改变主泵的排量。弹簧压缩力增大,使主泵排量增大。4梭阀14、24.控制柱塞15、17、20、25、35.通道21销22、27、30弹簧26.弹簧腔31.枢销32.柱塞33、38.螺栓34.卡环37.柱寒腔44.先导泵45.上泵PD.主油泵传递压力PG.先导泵传递压力PS.功率交换压力图4-6调节器操作(图4-5的局部)当系统工作负载较小时,来自通道15较高的主泵输送压力,。或先导泵传递压力,。,作用在控制柱塞14的轴肩46上,来自通道20的功率变换瓜力,。作用在控制柱塞14的顶端表面47上,控制柱塞14将销21推下,试图使控制柱塞24向下移动,但是由于主泵传递压力PD、先导泵传递压力,PG和功率变换压力码之和小于弹簧22、27和30所产生的联合反力,故控制柱塞24不会下移。弹簧30的弹力比弹簧27的弹力小,故弹簧30比弹簧27先收缩,通道48关闭,而通道49打开,在通道25和弹簧腔26问形成开口油路。弹簧腔26的油箱玉力作用在卡环34底而上,柱塞腔37中的主泵传递压力P。或先导泵传递压力,。使柱塞32和卡环34向下移动,直到螺栓33与螺栓38接触为止。由于柱塞32通过枢销31与缸体机械连接,缸体回转到最大角发位置,使油泵形成最大排量。3.反向流动控制如图4-10所示,当所有操纵杆都处于空挡位置时,主控制阀54的中心旁路通道52中的油流流量是最大的。当操纵杆轻微移动进行微调控制操作时,上泵的部分油流进入通道51,降低了中心旁路通道中的油流流量。于是,流人中心旁路通道52的油流被反向流动节流孔53节流,反向流动控制压力PN在管道11内增大。调节器(增大或减小反向流动控制压力PN)根据中心旁路通道52的油流流量大小而动作。当所有的操纵杆都处于空挡位置时,反向流动控制压力删最大,油泵的排量保持最小。管道11中的反向流动控制压力,。经油口12进入调节器,作用在柱塞13的顶面上。柱塞13试图向下运动。功率变换压力巧作用在控制柱塞14的端面47上,主泵传递压力,。或先导泵传递压力,。作用在柱塞14的轴肩46上,同时也作用在套筒19的内表面上。套筒19试图推动柱塞13向上运动。当作用在柱塞13上的反向流动控制压力PN比作用在套筒19上的压力之和大时,柱塞13向下运动,进行反向流动控制。柱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