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和对策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一号文件,再一次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我市农业经济从年开始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至年农业生产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和全国一样,结构调整的进程比较缓慢,制约因素比较突出。本文试从我市七年来农业发展情况,围绕结构调整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供领导和农业农村工作者参考。一、七年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情况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市农产品供求逐渐进入买方市场,结束了长期以来供不应求的局面,粮食、生猪、柑桔等传统和有地方特色的大宗农产品开始出现普遍的过剩,特别是年下半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首次出现下跌,与此同时,优质绿色农产品缺口很大,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年以来,我市贯彻实施《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提出了种植业生产以经济作物和商品粮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科技设施型栽培,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形成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格局的思路,相继制订了《市年种植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市特产产业化发展规划(年)》、《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年)》三大规划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年)》,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确定了整体发展方向。同时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出台了《扶农四十条》、委号《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具有具体扶持内容的文件和政策。于年进行了二轮承包,年开始调减了粮食种植和粮食定购任务,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农民有了更大的生产自主权,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年中央出台“一号”文件,以实在、优惠的政策促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政策牵动农民的心,也直接体现农民的切身利益。一系列的政策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和落实,我市农业生产完全体现了政策效应和宏观调控目标,我市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得到了较大的调整。年末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在农民有了更大生产自主权的同时,早稻等一些效益比较低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出现第1页共7页了大幅度的下降,至年我市早稻播种面积仅万亩,比年下降了,种植业产值比重也一度下降到。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以后,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效益农业发展与粮食生产得到“双提升”。粮食生产成为今年农业生产的新亮点,粮食种植面积也得到了恢复性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万亩,比上年增加了万亩,增长了;粮食总产量达到万吨,增长了,扭转了我市连续年来粮食面积下降的趋势。其中早稻播种面积为万亩,比上年增加了万亩,增幅达,居各县市区之首。种植业产值比重也从年提高到。二、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七年来,我市农业生产总量在下降,农林牧渔四业结构变化也不大,据统计,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其占的比重为,比年下降了个百分点(见表一)。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比年提高个百分点,林业比重提高了个百分点,但总量很小,畜牧业和渔业仅分别下降和个百分点。(见表二)但从增长方式上和工作效率上,我市农业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体现在以下特点:生猪和家禽是我市畜牧业生产的主体,其产值占牧业的左右。在生猪、家禽饲养加快发展的同时,近年来我市草食型动物饲养快速发展。年与年相比,全市奶牛存栏数增长了近倍,羊存栏增长了,兔存栏增长了,牛存栏头,增长了。(三)在增长方式上体现规模效应。年,种粮规模经营扩大,据统计,全市早稻种植面积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共有户,面积达万亩,占全市早稻播种面积的。今年新发展马蹄笋、杨梅、茶叶等林特产基地万亩,其中新发展马蹄笋亩、杨梅亩、茶叶亩,竹笋干(主要以马蹄笋为主)产量吨,同比增长了。我市农村散养的畜牧数量大幅度萎缩,规模饲养户大幅度增加,畜牧饲养逐渐朝着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年,全市年出栏在头以上的生猪规模饲养户(包括企业和农户)数量为户,存栏生猪中规模户占,出栏生猪中规模户饲养的比重则达到;家禽存栏中规模饲养户饲养的比重已占到,出栏家禽中规模户饲养占。第2页共7页(四)农业增长方式向纵深发展。渔业在增长方式的转变则体现在海水养殖上。长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