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一般要求一般要求]]1、气源装置2、其它辅助元件[[重点要求重点要求]]气源净化装置、图形符号[[具体要求具体要求]]掌握气源装置及其净化装置、图形符号。§11.1气源装置一、压缩空气站概述一、压缩空气站概述压缩空气站是气动系统的动力源装置。一般规定:一般规定:(1)排气量≥6~12m3/min时,应独立设置压缩空气站;(2)排气量<6m3/min时,压缩机或气泵直接安装在主机旁。气动传动系统用压缩空气须经过干燥和净化处理后才能使用干燥和净化处理后才能使用。原因:原因: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油污和灰尘等杂质会混合而成胶体渣质。不良后果:(必须干燥、净化处理)(1)油液挥发的油蒸气聚集在储气罐中形成易燃易爆物,造成事故。(2)油液被高温汽化后形成有机酸,对金属器件起腐蚀作用。(3)油、水和灰尘的混合物沉积在管道内将减小管子内径,使气阻增大或管路堵塞。(4)在气温比较低时,水汽凝结后会使管道及附件因冻结而损坏,或造成气流不畅通以及产生误动作。(5)较大的杂质颗粒会引起气缸、气马达、气控阀等元件的相对运动表面的磨损,从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或者堵塞控制元件的通道,直接影响元件的性能,甚至使控制失灵。压缩空气站的净化流程装置(图10-1)二、空气压缩机气动系统的动力源,把电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压能输送给气动系统。种类:(按工作原理分)容积式、速度式(叶片式)两种。(1)容积式压缩机——压缩机内部的工作容积被缩小来提高气体压力,使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密度增加而形成的。具体有:活塞式、膜片式和螺杆式。(2)速度式压缩机——气体分子在高速流动时突然受阻而停滞下来提高气体压力,使动能转化为压力能而达到的。具体有:离心式和轴流式等。使用最广泛的是活塞式压缩机。§11.2气源净化装置一、空气过滤器在空气进入压缩机之前,必须经过空气过滤器。过滤原理过滤原理——根据固体物质和空气分子的大小和质量不同,利用惯性、阻隔和吸附的方法将灰尘和杂质与空气分离。空气过滤器组成:空气过滤器组成:壳体和滤芯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压缩空气从输入口进入,被引入旋风叶子1,并产生强烈旋转。空气中较大的水、油滴和灰尘依靠自身的惯性与存水杯3的内壁碰撞,并分离沉到杯底。微粒灰尘和雾状水汽则由滤芯2滤除。为防止气体旋转将存水杯中积存的污水卷起,在滤芯下部设有挡水板4。二、除油器作用:作用:分离压缩空气中所含的油分和水分。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当压缩空气进入除油器后产生流向和速度的急剧变化,再依靠惯性作用,将密度比压缩空气大的油滴和水滴分离出来。压缩空气进入除油器后,气流转折下降,然后上升,依靠转折时的离心力的作用析出油滴和水滴。三、空气干燥器(进一步除油水)干燥方法:干燥方法:机械法、离心法、冷冻法、吸附法等。机械和离心除水法的原理与除油器的工作原理相同。常用:冷冻法和吸附法。四、后冷却器作用:将空气压缩机排出的气体冷却并除去水分。一般采用蛇管式或套管式冷却器。蛇管式冷却器的结构:蛇管式冷却器的结构:由一只蛇状空心盘管和一只盛装此盘管的圆筒组成。套管式冷却器:套管式冷却器:压缩空气在外管与内管之间流动,内、外管之间由支承架来支承。这种冷却器流通截面小,易达到高速流动,有利于散热冷却。五、储气罐作用:消除压力波动,保证输出气流的连续性;储存一定数量的压缩空气,调节用气量或以备发生故障和临时需要应急使用,进一步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和油分。结构:结构:圆筒状焊接结构,有立式和卧式两种,以立式居多。储气罐的容积Vc选择:以空气压缩机每分钟的排气量q为依据进行选择,即:(1)当q<6.0m3/min时,取Vc=1.2m3;(2)当q=6.0~30m3/min时,取Vc=1.2~4.5m3;(3)当q>30m3/min时,取Vc=4.5m3。§11.3其它辅助元件一、油雾器作用:作用: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将润滑油喷射成雾状并混合于压缩空气中,使该压缩空气具有润滑气动元件的能力。应用场合:应用场合:气动控制阀,气缸和气马达靠这种带有油雾的压缩空气实现润滑。优点:方便、干净、润滑质量高。图11-10普通型油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