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土壤、岩石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对土壤和岩石来说,土壤、岩石的温度及环境温度对其也有较大的影响。由表6-3可以看到温度从20℃—-15℃的变化。同一土壤电阻率随温度可增加459倍。温度为负温或零温,且含有冰的各种土层均称为冻土。若不含冰,则称为寒土。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层称为季节冻土。冻结状态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土层为多年冻土。多年冻土的电阻率极高,可达未冻土电阻率的数十倍。例如,青海省木里多的多年冻土地区的测量结果表明,未冻土与冻土的电阻率变化范围达500—15000Ω·m。此外,电阻率还会因地层不同而大幅度变化,因而大地电阻率多数随深度变化。由于地壳常温带(自地表面深度20—25m)以下,地温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把地温每升高1℃所下延的深度称为地温增加率,其值因地而变化,同一地区不同深度也不一致。在我国平均约40m增加1℃,这样在地下1600m深处的地温将比地面约高40℃,在那里金属矿物的电阻率大约降低20%,而含水岩石的电阻率约降低一半。由于大地一般是多层状结构,且不均匀,因此电阻率随深度变化也较复杂。表土壤的温度和电阻率根据实际测量资料表明,当岩石所处的外界温度发生改变时,其电阻率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岩石、矿石中所含水溶液的电阻率与温度有明显的变化关系。图为一块砂岩样本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实验观测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0℃以上的正温度区内,随温度的升高电阻率缓慢减小,变化不很明显。这说明在常温条件下,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电阻率的影响并不大。然而在0℃以下的负温区,随温度的降低,含水岩石的电阻率明显增高,当温度下将到近-20℃时,电阻率高达106Ω·M,这是由于岩石孔隙中水溶液结冰后导电性能很差的缘故。总的来说,自然界土壤、岩石的电阻率因含水和温度受各种各样的因素支配,而且在不断变化,它是因天气、季节、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是夏季低,冬季高。44等电位连接技术等电位连接技术��用金属导体直接做直接等电位连接用金属导体直接做直接等电位连接对能用金属导体直接相连的物体,如:自来水管道、暖气管道、电源线缆和信息线缆的穿线保护钢管、排水管道等直接与建筑物接地装置相连接。��用电涌保护器用电涌保护器(SPD)(SPD)做间接等电位连接做间接等电位连接对不能用金属导体直接相连的物体,如:高低压供配电线路、通讯线路等用电涌保护器(SPD)连接起来,以在因雷电袭击流过雷电流而出现高电位差的瞬间,电涌保护器SPD迅速保护启动,实现瞬态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SPD的动作不仅是起到减小电位差的均衡电压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将雷击产生的过电流分流泄放入地的作用。安装多级电涌保护器将进一步限制剩余的雷电过电压和过电流,确保设备安全。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金属导体直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金属导体直接连接或用电涌保护器间接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接连接或用电涌保护器间接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之间产生的电位差。等电位连接是防雷措施中极为关键的一项。完善的等电位连接,也可以消除地电位骤然升高而产生的“反击”现象。等电位连接具体方法等电位连接具体方法11.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LPZOLPZOBB与与LPZLPZ11,,LPZLPZ11与与LPZLPZ22,,LPZLPZ22与与LPZLPZ33区的区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当外来导电物体,电力线、信号线在不同地点进入建筑物时,当外来导电物体,电力线、信号线在不同地点进入建筑物时,需要设若干等电位连接带需要设若干等电位连接带((排排)),应就近将它们连接到环形接地体上、,应就近将它们连接到环形接地体上、内部环形导体或类似的钢筋上,并接通接地体(含基础接地体)。内部环形导体或类似的钢筋上,并接通接地体(含基础接地体)。环形接地体和内部环形接地体应连接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它环形接地体和内部环形接地体应连接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它屏蔽体上,宜每隔屏蔽体上,宜每隔5m5m连接一次;新建建筑应在一些合适的地方预埋连接一次;新建建筑应在一些合适的地方预埋等电位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