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章第4节实验活动随堂检测试题(无答案)1/12第四节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为验证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A.铜、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镁溶液B.铁、铜、氯化镁溶液C.镁、氯化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D.铁、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2.有M、N、R三种金属,将M和N浸入稀盐酸中,N溶解,M不溶解;将M浸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在M的表面有R析出,则M、N、R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可排列为()A.R>M>NB.N>R>MC.R>N>MD.N>M>R3.如图所示实验内容为探究铁、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铁银铜B.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有气泡产生C.三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D.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用下列各组试剂,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Cu、FeCl2溶液,AgNO3溶液B.Cu、Ag、FeSO4溶液C.Fe、Ag、CuSO4溶液D.Fe、Cu、稀硫酸,AgNO3溶液5.如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型管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数天后观察U型管内的水面()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章第4节实验活动随堂检测试题(无答案)2/12A.a比b高B.b比a高C.一样高D.U型管中的水从b管中全部溢出6.某同学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装置Ⅰ的铁钉这一侧的液面上升B.装置Ⅰ、Ⅱ中的铁钉都被腐蚀C.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D.比较铁钉这一侧的液面,装置Ⅱ比装置I的高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后发现该实验耗时较长.为解决此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探究过程如下:如图所示(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皮塞上,迅速塞紧橡皮塞.已知,此集气瓶净容积为146mL.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序号样品量筒起始读数/mL量筒最终读数/mL所需时间/minⅠ1g铁粉、0.2g木炭粉和10滴水10070约120Ⅱlg铁粉、0.2g木炭粉、10滴水和少10070约70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章第4节实验活动随堂检测试题(无答案)3/12量氯化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温度计示数一直增大;(2)样品中有红色固体生成;(3)该实验说明铁生锈速率与氯化钠有关;(4)该实验测得O2体积分数为20.5%;(5)该实验能探究木炭加快铁锈蚀速率.A.(3)(4)B.(1)(3)C.(1)(5)D.(4)(5)8.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后加热,防止发生爆炸B.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甲试管略向下倾斜,乙玻璃管保持水平,是因为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D.甲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有,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9.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8章第4节实验活动随堂检测试题(无答案)4/12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为黑色D.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都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10.世纪是钛的世纪。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工艺流程所使用的钛白粉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反应Ⅱ可获得海绵钛,化学方程式为TiCl4+MgTi+MgCl2C.该工艺流程中,氯气和镁可以循环使用D.分解MgCl2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11.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金属冶炼的是()A.电解氧化铝B.铁在氧气中燃烧C.焦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D.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12.钛(Ti)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