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强度对克氏原螯虾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摘要: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克氏原螯虾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试验用虾体长(8—10)cm,体质量(15—23)g。在(20.0±0.5)℃条件下,试验设置0、1000、3000、5000、7000、10000lx六个光照梯度。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范围内,克氏原螯虾耗氧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而有增高趋势,其中黑暗条件下克氏原螯虾耗氧率最低,光照强度为10000时耗氧率最高;排氨率在3000时最低,在7000时最高,在0~3000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排氨率先增高后减小,在3000~10000范围内,排氨率先增高后减小,但总体略呈上升趋势,7000组的排氨率显著高于其他组,3000组与黑暗组间差异不明显,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在光强3000时,O/N比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试验说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处于饥饿状态的克氏原螯虾活动代谢增强,光强3000时,克氏原螯虾代谢的供能物质主要为脂肪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次之,因此,养殖克氏原螯虾成虾时,给予其3000lx光照有利于其生长,提高单位产量。关键词:克氏原螯虾;光照强度;耗氧率;排氨率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a)俗称龙虾,又名克氏螯虾或淡水龙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爬行亚目(Reptantia)、螯虾科(Cambaridae)、原螯虾属(Procambarus),原产于北美洲[1]。其肉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2],因而养殖规模和产量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淡水重要养殖虾类[3]。目前对克氏原螯虾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形态、习性、生理状态、食性、繁殖、幼体发育、营养成分等多个方面[2,4-9]。在水产动物养殖中,光作为重要的影响因子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的存活、摄食、生长和繁殖[10]。在水产动物工厂化育苗、养殖生产过程中,根据对象生物的生理生态需求,提供相应的光照条件,对提高苗种培育、养殖存活率和生产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有关光照对各种虾的影响报道很多,涉及生长、繁殖、摄食等多个方面[11-16]。有关不同光照强度对克氏原螯虾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的研究还未报道,因此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克氏原螯虾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前于沈阳本地北大营海鲜市场上购买体长8-10cm、体质量15-23g的体格健壮、附肢健全的虾,暂养于聚乙烯塑料桶中,保证温度、溶氧、ph、氨氮等条件符合其生存生长的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暂养2d,使其适应环境,在暂养期间每2d换一次水,每天定时投喂鲜活小杂鱼。试验用虾于试验前1d停止喂食。1.2试验设计选取质量、大小相当的虾放于相应的试验条件下驯养1d,于试验前24h停止喂食。试验在同一实验室的两个智能型恒温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培养箱内光源为白色荧光灯。温度(20.0±0.5)℃,设6个光照强度0、1000、3000、5000、7000、10000lx。光照强度可由光照培养箱设定,使用光照度计测定。试验前,用吸水纸吸取虾体表水分,电子天平准确称取虾质量,并做好记录。试验用体积为6685ml大锥形瓶,试验用水经充分曝气后装满锥形瓶,并用测氧仪分别测定溶解氧Do值,每个锥形瓶放虾2尾,立即用保鲜膜密闭锥形瓶,放入光照培养箱中,设定试验光强,试验持续时间为10小时。试验结束后,立即测其末状态溶氧值,并用虹吸法吸取水样用氨氮测试仪测氨氮值。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一天进行一组光照处理。1.3数据处理耗氧率/%=(C0—C1)×V/(m×10)×100%排氨率/%=(C1—C0)×V/(m×10)×100%式中:C0:试验前水氧(氨)质量浓度(mg/L);C1:试验终止水氧(氨)质量浓度(mg/L);V:试验用水体积(6.685L);m:试验虾体质量(g)。所得数据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及Duncan多重比较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水平。2试验结果2.1光照强度对克氏原螯虾耗氧率的影响不同光照强度对克氏原螯虾耗氧率的试验结果见图1和表1。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虾的耗氧率有增高趋势。光照强度为0时耗氧率最低,在光照强度为10000时耗氧率最高,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及Duncan多重比较进行分析发现,光照强度为3000、5000、7000、10000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黑暗组之间差异极显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