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文化艺术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功用贯穿于先进文化的建造当中,促进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繁华与发扬,推进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同时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整合和凝聚功能,因而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利因素。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艺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具有艺术性,突出表现在精神领域层面,其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世纪是各国文化软实力的时代,世界各国重视发展“硬实力”的建设,都必须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努力增强本国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渗透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探索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理念势在必行。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艺术性文化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概念,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X8226;伯内特X8226;泰勒。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1]1思想政治教育是华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亦是解决社会冲突和社会高发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但同时他是文化,也是艺术。它结合语言、谈心、审美、激励、批评和文学等艺术形式来化育人心、化成天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民大众进行文化教育,承载起社会的教化功能、劝善作用,而不止于形式大于内容的空洞浮华。正如习总书记说:“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文以载道,以形传神,用形象化的有形表达,来传递形而上的无形思想;文以明道,以文化人,用春风化雨的润物无声,来滋养内部的精神世界。习总书记强调指出:第1页共8页“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2]27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充分表达并展现艺术性的一面,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地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习总书记曾指出,读历史可以看到成功,认识得失,知道万物更替的过程;学习诗歌能提高雅趣、陶热情操、人洁灵秀;习得道德可以使人知道荣誉感、荣辱感、知道对错。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与多学科相交叉,显示出其结合多学科的艺术性所在,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个国度和民族的振兴,一直以来是以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支柱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需要繁荣发展的中华文化。古语讲:国无魂不强,民无魂不立。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无论有多么丰富的物质,真正的自我是不可能的。作为中华子孙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扬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推进文化的体制改革,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和精神创造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左传》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我们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因自己在教育和社会各界为社会向好而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立言”,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倡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提升思想道德素养,树立道德榜样,也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艺术性,体现的是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是整个生活的正能量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借鉴一切优秀文化并传承先进文化,在整个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和融合,从而推动现代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