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循环泵维护保养规程一、离心泵主要部件的结构与作用离心泵主要由吸入、排出部分、叶轮和转轴、轴密封、扩压器和泵壳等四大部分组成。1.叶轮叶轮是抽送液体作用的主体,是离心泵最重要的部件,离心泵是由叶轮的离心力作用,给予抽送流体以速度能,并将该速度能的一部分转换为压力能,提高流体的压力和速度,完成泵输送液体的过程。泵叶轮的形状随着比转数的不同有不同的差别,叶轮按比转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和液体在叶轮中流动的方向,可分为径流式叶轮、混流式叶轮、斜流式叶轮、轴流式叶轮。若按叶轮结构可分为闭式叶轮、开式叶轮、诱导轮全开式叶轮、半开式叶轮。2.泵壳泵壳是泵结构的中心,其型式也比较多。2.1水平剖分式这种型式的泵壳是在通过轴心的水平剖分面上分开。拆卸泵壳时和吸入、排出管道无关,维修比较方便。2.2垂直剖分式这种型式的泵壳是在垂直轴心的平面上剖分,不易泄漏,当维修时必须拆卸进出口管道,所以维修不如水平剖分式泵壳方便。2.3筒体式这种型式的泵是把泵壳制作成筒体式的,对于压力非常高的泵,用单层泵体难以承受其压力,所以采用双层泵体。筒体式泵壳承受较高压力,其内安装水平剖分式或垂直剖分式的转子,在化肥装置中高温高压的锅炉给水泵多是筒体式多级离心泵。3.填料密封对于小流量、低扬程的离心泵,用于密封的是填料密封。其密封机理可以这样叙述。填料安装在填料函内,填料与轴、填料与填料盒内壁接触面之间有一个环形微小间隙,这个间隙的大小,是关系到介质泄漏量的主要因素。填料在填料盒内由于压紧力的作用而变形,从而填充了环形间隙,阻止了介质的泄漏,在预紧压力传递下,由于超过阻力所致,使每道填料环受大小不等而方向相同的径向力,当径向力大于介质压力时,可以阻止介质泄漏产生。如用编织填料时,介质的泄漏可能有以下情况。①填料本身被介质穿透造成泄漏。这就需要选用不能穿透的金属圈和聚四氟乙烯等填料和编织填料混装的办法,防止穿透泄漏。②填料与轴、填料与填料函的接触面之间的间隙,这两个间隙可用填料压盖的预紧力大小来控制,使间隙小到能阻止流体介质通过的程度,就可以防止泄漏,但此预紧力是不好把握的,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方能处理好。否则,预紧过大,摩擦力也急剧增加,填料磨损加快,温度升高,填料中的浸渍剂加快磨损,填料体积随之减少,径向密封力下降,很容易造成泄漏。反之,预紧力小于介质压力时,又起不到密封作用。所以在了解了填料密封的机理后,方可按实际情形精心实施。本规程中泵填料密封的结构形式采用压盖式填料密封。4.机械密封机械密封是用来防止旋转轴与机体之间流体泄漏的密封,是由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在弹性补偿机构和辅助密封的配合下相互贴合并相对旋转而构成的密封装置。由于密封面是端面,故也叫端面密封。二.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检修周期检修周期为三个月一次。2.检修内容1)检查电机和泵的对中情况。2)解体检查泵的转子、轴、轴承磨损情况。3)对泵的零部件进行宏观检查和检验。5)检查口环,消除磨损的间隙,提高泵的效率。6)调整叶轮背部和其他各部间隙。7)检查和更换密封。8)清理和吹扫泵内脏物。9)消除泵及辅助部分的跑冒滴漏,检查润滑油系统。四.离心泵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泵输不出液体1.注入液体不够重新注满液体2.泵或吸入管内存气或漏气排除空气及消除漏气处,重新灌泵3.吸入高度超过泵的允许范围降低吸入高度4.管路阻力太大清扫管路或修改5.泵或管路内有杂物堵塞检查清理流量不足或扬程太低1.吸入阀或管路堵塞检查,清扫吸入阀及管路2.叶轮堵塞或严重磨损腐蚀清扫叶轮或更换3.叶轮密封环磨损严重,间隙过大更换密封环4.泵体或吸入管漏气检查、消除漏气处电流过大1.填料压得太紧拧松填料压盖2.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发生摩擦检查原因,消除机械摩擦轴承过热1.轴承缺油或油不净加油或换油并清洗轴承2.轴承已损伤或损坏更换轴承3.电机轴与泵轴不在同一中心线上校正两轴的同轴度泵振动大,有杂音1.电机轴与泵轴不在同一中心线上校正电机轴与泵轴的同轴度2.泵轴弯曲校直泵轴3.叶轮腐蚀、磨损,转子不平衡更换叶轮,进行静平衡4.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