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内容(1)第一章发动机控制系统概述1、德国BOSCH公司的燃油喷射系统经历了纯机械控制的多点连续喷射K-Jetronic型燃油喷射系统,到引入电子控制的机械KE-Jetronic连续燃油喷射系统,后发展到间歇式多点喷射的L-Jetronic型燃油喷射系统。现今的LH-Jetronic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采用热膜式空气流量计,使空气燃油混合气的计量不受环境的影响,燃油控制更加精确。2、为达到排放标准,电控发动机采用顺序喷射、空燃比闭环控制、点火提前角控制、二次空气喷射、加热三元催化转化器、废气再循环、燃油蒸发控制等技术。二级三元催化转化加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是一个低成本的实现欧Ⅲ排放的有效方法。3、电控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电控点火系统(ESA)、怠速控制系统(ISC)、排放控制系统、进气控制、自诊断与报警系统。4、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中,喷油量控制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控制内容,此外还包括喷油正时控制、断油控制和燃油泵控制。5、电控点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点火提前角控制,还具有通电时间控制和爆燃控制功能。6、自诊断与报警系统的功用:在发动机控制系统中,ECU设有自诊断系统,对控制系统各部分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测。当ECU检测到来自传感器或输送给执行元件的故障信号时,立即点亮仪表盘上和故障指示灯,以提示驾驶员发动机有故障;同时系统将故障信息以设定的数码(故障码)形式储存在存储器中,以便帮助维修人员确定故障类型和范围。对车辆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选定的操作程序调取故障码;故障排除后,必须通过选定的操作程序清除故障码,以以免与新的故障信息混杂,给故障诊断带来困难。第2章电控汽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1、L型电控发动机直接利用空气流量(MAF)传感器检测进气量;D型电控发动机利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MAP)传感器所提供的压力信号等,再结合进气温度等、发动机转速信号(RPM)间接检测进气量。2、目前生产的L型电控发动机主要用热线/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3、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具有自洁功能,热膜式空气流量计则无需加热清洁电路。4、对于卡门漩涡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其信号频率随进气量的增加而增加,直观检测方法就是用示波器或能检测频率的数字万用表进行测试。5、有些L型电控发动机既装有空气流量传感器又装有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传感器检测发动机起动时的进气量,而发动机起动后进气量则由MAF传感器检测。6、发动机负荷增加,节气门开大时,进气歧管绝对压力增加,而进气歧管真空度下降传感器信号电压升高。当点火开关“ON”发动机不工作时,节气门开至最大,则MAP传感器信号电压最大,而在减速期间随着节气门的关闭,信号电压减弱。7、大气压力传感器是计算机用于判断海拔高度、天气变化。8、蒸气压力传感器用于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EVAP)中。9、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用于判断发动机的工况、与其它传感器信号对照互检、点火正时修正等。10、目前常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主要是:有怠速触点的线性式、无怠速触点的线性式。用在电控节气门系统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有线性式和霍尔元件型,且都具有双输出电压信号。11、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内装有负温度系数(NTC)的热敏电阻,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上升,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值减小。12、进气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冷起动时进气道空气温度,以确定发动机是否处于冷起动工况。13、电控发动机怠速控制的实质就是控制怠速时的空气吸入量。电控发动机怠速空气提供方式有旁通空气式或节气门直动式。第3章电控汽油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1、间歇喷射包括同时喷射、分组喷射和顺序喷射,多点顺序喷射的效果最佳,目前最盛行。2、对起动、暧机、加速、怠速、满负荷等特殊工况,仍需采用开环控制。在热机怠速工况和部分负荷工况实行空燃比反馈闭环控制。3、燃油供给系统主要由燃油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供油管、燃油压力调节器输送轨、喷油器及回油管组成。有的燃油供给系统还装有脉动阻尼器、冷起动喷油器。4、当发动机停机时,电动燃油泵的单向阀关闭,保持残余油压,便于下次迅速起动。电动燃油泵的卸压阀在油压超过允许值时开启卸压,避免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