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人防地下室沉降观测实施方案2/12————————————————————————————————作者:————————————————————————————————日期:3/12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沉降观测基本要求⋯⋯⋯⋯⋯⋯⋯⋯⋯⋯⋯⋯⋯⋯⋯⋯⋯⋯⋯⋯⋯⋯2四、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4五、各项工程投入⋯⋯⋯⋯⋯⋯⋯⋯⋯⋯⋯⋯⋯⋯⋯⋯⋯⋯⋯⋯⋯⋯⋯⋯7六、质量保证措施⋯⋯⋯⋯⋯⋯⋯⋯⋯⋯⋯⋯⋯⋯⋯⋯⋯⋯⋯⋯⋯⋯⋯⋯7七、安全保证措施⋯⋯⋯⋯⋯⋯⋯⋯⋯⋯⋯⋯⋯⋯⋯⋯⋯⋯⋯⋯⋯⋯⋯⋯8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12会稽山旅游度假区望仙桥B块综合开发项目—人防地下车库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工程概况:会稽山旅游度假区望仙桥B块综合开发项目—人防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为2091m2。本工程为全埋式地下一层,平时为地下停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所,抗力等级为核6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建筑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需对建筑物进行沉降变形观测。二、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1、仪器设备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筑物在不断加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采用精密水准仪(DSZ2),水准尺亦采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钢合金尺。2、观测时间的要求首次观测(地下室完工后)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确定观测周期。3、观测点的要求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500mm处)。一般要求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沉降缝两侧及沿外墙每15-30米处设置的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纵横向对称,分布均匀。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12沉降观测点位置布置如下:沉降观测点埋设形式如图:植筋标高4、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12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5、施测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一般性的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等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的距离较差(m)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积(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读数较差(m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所测高差较差(mm)一等150.31.00.50.30.4二等300.51.50.50.30.4三等502.03.00.30.50.7四等755.08.00.21.01.5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a-∑b≤l.0(a后视读数,b前视读数)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