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淮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叶立生(XX县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摘要: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XX县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历程,从XX县区服务业发展总量、内部结构、项目投资和集聚区培育等方面,深入分析XX县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总结XX县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XX县区服务业发展的相应对策措施和建议。关键词:服务业;XX县区;现状;问题;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呈现出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的趋势,全国各省市相继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服务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当前,XX县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XX县区加速经济发展、加大产业调整、加快结构优化的战略性选择。一、淮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经过近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的发展,XX县区服务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服务业的总量不断扩大,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项目加速推进,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增强。(一)总量快速扩张,贡献不断增大近年来XX县区服务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自2002年以后,更是步入快车道,增速逐年加大,均快于同期gdp增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5.4%,高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20XX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08亿元,是2006年的2.3倍;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37.8%,比2006年的34.1%增加3.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第1页共7页长速度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幅度同时位居全省第一,成为全省唯一全面完成“十一五”服务业发展目标的地级市。同时,服务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20XX年,XX县区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4.2%,比2006年提高了6.4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成为推进淮安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全市服务业经营主体17.0万户,注册资本899.5亿元,分别占全市各类经营主体总户数的84.5%、总注册资本的66.8%,共吸纳从业人员12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1%,服务业正逐步成为XX县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完成服务业税收78.35亿元,同比增长48.7%,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的38.3%,特别是占地税税收收入的比重已达到63.2%,服务业已成为地方收入的主要来源。(二)行业门类齐全,结构逐步优化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不断发展,淮安服务业门类已经较为齐全,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商贸流通业、社区服务业、房地产业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连锁经营、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动漫制作、总部经济、节会展览等新兴服务业业态相继涌现,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业不断完善,XX县区业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在“十一五”期间,全市传统服务业处于总量平稳增长、比重相对下降的态势,新兴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展,服务业内部结构逐1步优化。20XX年,XX县区传统服务业领域内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服务业比重比2006年分别下降4.1和6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29.5%,新兴服务业领域内的金融、科技、通信、商务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比2006年分别提高1.1、0.3、0.5、1.5个百分点。(三)投资力度加大,项目质量提升“十一五”期间,XX县区共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47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9.4%,年均增长超过20%。20XX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446亿元,是第2页共7页2006年的3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比2006年提高6.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服务业投资项目的规模不断变大,20XX年XX县区共实施亿元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380个,总投资额达1300多亿元,其中包括万达广场、中央新亚国际广场、禧徕乐国际商贸城等在内的10亿元以上经营性三产项目27个。目前,在淮安投资的XX省服务业百强企业有南京联创、金鹰国际、红星集团等30家左右,全国服务业百强企业有苏宁电器、国美电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