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第一节常用地基加固方法一、单选题124.(A)是利用夯实的砂垫层替换地基的一部分软土层,从而起到提高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作用。A、砂换土垫层法125.砂和砂石换土垫层法宜采用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B)mm,所用的砂石材料中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B100126.砂和砂石换土垫层法采用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应做成斜坡,每层宜错开(B)m距离,并应充分压实。B、0.7127.砂和砂石换土垫层法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不少于(D)遍,其轮迹搭接不小于500m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机夯补打密实。D、四128.砂石桩当用于消除粉细砂及粉土液化时,宜用(A)成桩法。A、振动沉管129.砂石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成桩工艺和(D)试验,试桩数量一般不少于3个。D、成桩挤密130.砂石桩的施工顺序:对砂土地基应(A),并宜间隔成桩。A、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131.砂石桩的施工顺序:对淤泥质黏性土地基宜(B)。B、从中间向外围或隔排施工132.砂石桩施工时桩位水平偏差应不大于0.1倍套管外径,且不大于(D)mm。D、50133.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土的固化剂可选用(A)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量一般为加固土重的7%~20%。A、32.5134.水泥土搅拌桩湿喷搅拌法施工中固化剂严格按规定的配合比拌制,拌合时间不得少于(C)min,并应有防离析措施。C、3135.当水泥土搅拌桩湿喷搅拌法施工作为承重桩,在开挖基坑时,基底标高以上(B)m宜采用人工开挖,以防止发生桩顶与挖土机械碰撞断裂现象。B、0.3136.CFG桩属于人工地基处理方法中(C)的一种。C、挤密法13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施工,若为砂土,以及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应根据现场条件选用(B)搅拌工艺。B、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二、判断题138.砂和砂石换土垫层法就是用夯(压)实的砂或砂石垫层替换地基的一部分软土层。适用于深层地基处理。(×)139.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底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形搭接,搭接处应注意压实,施工应按先浅后深的顺序进行。(×)140.砂和砂石地基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应做成斜坡,每层错开0.5-1.0m距离,并应充分压实。(√)141,砂和砂石地基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不少于四遍,其轮迹搭接不小于500m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机夯补打密实。(√)142.挤密砂石桩是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砂或砂石挤压入孔中,形成砂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并和原桩周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143.砂石桩施工可采用振动沉管、锤击沉管或冲击成孔等成桩法。当用于消除粉细砂及粉土液化时,宜用振动沉管成桩法。(√)144.砂石桩施工当采用活瓣桩靴时,砂土和粉土地基应选用平底型;黏性土地基宜选用尖锥形;一次性桩尖可采用混凝土锥形桩尖。(×)145.砂石桩对砂土地基施工顺序应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并宜间隔成桩。(√)146.水泥土搅拌法是以水泥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147.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湿喷搅拌法(湿法)和粉体喷搅法(干法),常用于处理泥炭、有机质土、塑性指数Ip大于25的黏土。(√)148.GZB系列深层搅拌机是双搅拌轴中心管输浆的水泥搅拌专有机械,制成的桩外形呈“8”字形。(×)149.深层搅拌机预搅下沉时,不宜冲水;当遇到较硬土夹层下沉太慢时,方可适量冲水汀但应考虑冲水成桩对桩身强度的影响。(√)150.水泥土搅拌法(湿法)管道堵塞是造成喷搅不均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中就应采取措施,尽量避免。(√)151.水泥土搅拌法(湿法)施工中确定搅拌机械的灰浆泵输送量、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和起吊设备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152.水泥土搅拌法(湿法)施工时如因故停浆,宜将搅拌头提升至停浆点以上0.5m处,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153.水泥土搅拌法(干法)为了加强桩头搅拌的均匀性,提高桩顶强度,一般在桩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