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巩固理解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阅读,理解、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齐读课题。我们来复习一下生字词:征兵年龄年老多病燕山将士将军二精读课文,想象扩展:1,课文第一节(1)课文是怎样介绍花木兰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2)出示句式:花木兰是()。(谁来介绍一下花木兰)师说:花木兰是一名英雄,而且是一名女英雄,这在当时女子女子不能当兵的朝代,那是多么了不起的呀!(3)我们再一起来夸夸花木兰。2.课文第二节花木兰为什么会去从军,成为英雄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1)第2段有几句话?(2)默读课文,思考:米兰为什么会去从军的?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3)交流:①局势紧张:指导读好“经常”,“紧急征兵”。②焦急万分:ⅰ父亲年老多病ⅱ弟弟年龄又小通过读来体会木兰的焦急万分。③想到这里,木兰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理解“理应”,为国分什么忧?为家分什么忧?读到这里,谁再来夸夸花木兰。出示课件花木兰是()。④此时的木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女扮男装,替父从军。⑤对于她的这个决定,家人同意吗?我们同桌之间先讨论讨论。⑥课堂表演:老师演木兰的父亲、弟弟、母亲。学生演花木兰。看看你们怎样说服我。(父亲:木兰呀,还是让我这个破老头去吧!弟弟:姐姐,你是个女儿家,怎么能去打仗呢?还是让我去吧!母亲:木兰呀,娘怎么舍得你走呢?要不咱们去跟官府说咱不去了?师:儿呀,我们被你说服了,但是爷娘不在你身边,一路上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3.课文第三节好不容易说服了家人,木兰挥泪告别了亲人,踏上了从军之路,从军之路又怎么一帆风顺呢?(1)指名读(或自由读)第一句话,从哪里看出从军之路的艰辛的?(抓住渡黄河,过燕山来讲。)(2)你发现这一句有什么特点吗?指导读4个短语。(3)尽管这样,木兰还是想尽快赶到前线,得马不停蹄地赶路,夜里只能稍作休息,在此期间,还要渡过黄河,翻越燕山,真可谓是经历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啊!(4)自由读,边读边想象,谁来读一读,读出他的勇敢来。(5)学习第2句。①(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瞧,出示图片,她跃马提抢,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②“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指名读。(6)(让我们一起学一回英姿飒爽的花木兰)配乐齐读第一段。(7)读到第一幕,你认为花木兰是();出示:花木兰是()4课文第四节结合图2(1)结合图二①战场上的花木兰英姿飒爽,那胜利归来的花木兰装束有什么变化呢?②将士们为什么那么惊讶?指导读。③将士们会说些什么呢?(2)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小朋友们读的真好,老师能感觉到大家都很喜欢这位女英雄,今天呢,老师布置一个大家非常感兴趣的作业。5扩展延伸1喜欢收集的你: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如穆桂英,江姐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听。2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三认读生字,指导书写通过一个识字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接着指导学生书写剩下来的五个生字“第、男、胜、利、将”,其中重点板书“弟“强调笔画顺序。最后预留5—6分钟,让学生当堂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板书木兰从军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爱国爱家教学反思:上了《木兰从军》这篇课文,这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现在的学生对花木兰了解很少,要让学生通过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简述领悟到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以,在上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从自己认识的大将军与花木兰身上寻找不同之处,学生模糊地感知到花木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女英雄;还有我设计了“花木兰说服家人”这个扩展性训练,让学生揣摩花木兰的心理活动,感悟她为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