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措并举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力四措并举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力谢小雪近年来,盘州市按照“大党建引领大发展推动大扶贫”的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XX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项行动计划”和XX市委“六个引领”的安排部署,四措并举强化农村基层党建组织力,努力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打好同步小康胜仗、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一、主要做法(一)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充实力量。跳出原有的小村框架,构建“村务共商、规划共谋、产业共建、资源共享、矛盾共调”的强大基层党组织。一是组建联村党委抱团发展。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区域联建、产业联建、村园联建、村居联建”等六种模式,将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村联合起来组建26个联村党委,涵盖行政村98个,促进联村联业、联产联心、抱团发展,带动8403人脱贫。二是创新产业联合发展模式。在总结联村党建经验基础上,开展产业联合党委试点建设,联合市宏财公司和6个刺梨产业基地组建刺梨产业联合党委,推动形成前期投入保障、中期种植管护、后期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产链条。三是探索联居党组新型模式。在11个易扶搬迁点组建了由搬出地、搬出地党组织联合组建的联居党支部,负责易地扶贫安置点过渡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四是发挥非公党建联盟优势。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与扶贫工作的结合点。例如:柏果镇党委依托辖区内煤矿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组建非公党建联盟,引导企业通过就业务工、资金帮扶和产业培育等多种方式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实现非公企业党建与脱贫攻坚互促双赢。第1页共5页(二)强化管理,内调外引建强队伍。以问题为导向调整优化队伍结构,积极引进先进优秀人才,提升基层队伍管理水平,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优建强。一是大力调整优化基层队伍。盘州市委组织部结合对16个深度贫困村涉及乡镇领导班子运转情况的调研结果,调整补齐乡(镇、街道)班子成员20名,重新选派185名乡镇长、街道办主任助理参与脱贫工作。对不胜任的深度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等进行调整,调整驻村第一书记85名,集中选派了8名市直部门科级党员干部任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提拔了22名脱贫攻坚一线作用发挥好、成效显著的干部。二是积极引进培育新型人才。采取党支部上门找流动党员、流动党员到党支部报到等方式,摸清外出党员的流向分布、从事行业、投资意向等情况,建立村、网格党员信息库,确定一批有一定创业基础和创业意向的流动党员作为返乡投资创业的后备力量进行重点跟踪培养。鼓励和引导返乡党员为家乡发展出点子,与困难群众结对子,累计吸引82名大学生、196名致富能手、68名外出经商人员回乡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吸引59名企业家、2154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三是购买服务提升管理能力。针对村干部报酬低、基层治理难问题,推行政府向村购买服务改革,整合资金2.6亿元向村级购买28项辅助性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通过以卖代补将村干部报酬提高到3000-4000元/月,组干部报酬提高到2000元/月,配套建立农村网格化管理体系,将村规民约执行情况写入合作社分红约束条款,在极大提高村组干部干事激情、吸引大批优秀农村人才的同时,形成了“购买服务+网格管理+村民自治+村社协管”的基层治理体系。(三)发展为先,狠抓经济巩固实力。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带动脱贫致富能力的重要抓手,鼓励引导村级组织充分盘活集体资源、资产、资金,通过领办实体、资源入股、资产经营、服务创收、异地置业等模式,实现集体创业增收。一是全域推进“三变”改革。按照有变则变、应变尽变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大力实施“三变+农业”“三变+旅游”“三变+城镇”“三变+易扶”的全域“三变”模式,推动“三变”改革从农村向景区、第2页共5页城镇、城市等全域拓展。建立完善了“保底分成+务工收益+经营收益+股权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