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问答题分析:一、高频题①、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通风与抽出式通风的优缺点?答:掘进工作面压入式和抽出式通风方式均具有自己的优、缺点,现分析比较如下:(1)压入式通风时,局部通风机及其附属电气设备均布置在新鲜风流中,污风不通过局部通风机,安全性好;而抽出式通风时,含瓦斯的污风通过局部通风机,若局部通风机防爆性能出现问题,则非常危险。(2分)(2)压入式通风风筒出口风速和有效射程均较大,可防止瓦斯层状积聚,且因风速较大而提高散热效果。而抽出式通风有效吸程小,掘进施工中难以保证风筒吸入口到工作面的距离在有效吸程之内。与压入式通风相比,抽出式风量小,工作面排污风所需时间长、速度慢。(2分)(3)压入式通风时,掘进巷道涌出的瓦斯向远离工作面方向排走,而用抽出式通风时,巷道壁面涌出的瓦斯随风流流向工作面,安全性较差。(1分)(4)抽出式通风时,新鲜风流沿巷道进入工作面,整个井巷空气清新,劳动环境好;而压入式通风时,污风沿巷道缓慢排出,掘进巷道越长,排污风速越慢,受污染时间越久。这种情况在大断面长距离巷道掘进中尤为突出。(1分)(5)压入式通风可用柔性风筒,其成本低、重量轻,便于运输,而抽出式通风的风筒承受负压作用,必须使用刚性或带刚性骨架的可伸缩风筒,成本高,重量大,运输不便。(1分)基于上述分析,当以排除瓦斯为主的煤巷、半煤岩巷掘进时应采用压入式通风,而当以排除粉尘为主的井巷掘进时,宜采用抽出式通风。②、降低通风阻力技术措施?答案:通风阻力由摩擦阻力和局部组组成,所以降低阻力要从两方面考虑。(1)降低摩擦阻力。由摩擦阻力公式可以看出降低摩擦阻力的方法有①减小巷道的摩擦阻力系数,具体措施就是保证巷道支护要光滑、完整②保证有足够大的井巷断面,具体措施就是维护巷道断面保持设计的断面③选用周长较小的井巷断面形式④减少巷道长度,具体措施就是在满足开采设计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巷道的长度⑤避免井巷内风量过于集中,具体措施就是保证风量尽早分开,最晚汇合(2)降低局部阻力措施:①尽可能避免断面的突然扩大或突然缩小②避免突然角度大的转弯,设置导风装置③避免主要巷道内随意堆放物品,必要时正对风流的固定物体做成流线型。③、综合防尘措施包括哪些内容?综合的防尘措施即各个生产环节时都实施有效的防尘措施。例如,采用煤层注水,抑制煤尘的产生;改进采掘机械的切割机构,减少矿尘的产生量和分散度;用水抑制采掘、装载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矿尘;喷雾洒水使浮尘沉落;将集中尘源密闭、收集、排除;通风除尘;清扫冲洗积尘,等等。(1)通风除尘是指通过风流的流动将井下作业点的悬浮矿尘带出,降低作业场所的矿尘浓度,因此搞好矿井通风工作能有效地稀释和及时地排出矿尘。(2)湿式作业是利用水或其他液体,使之与尘粒相接触而捕集粉尘的方法,它是矿井综合防尘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具有所需设备简单、使用方便、费用较低和除尘效果较好等优点。(3)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将矿尘捕获的技术措施。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水幕和湿式除尘装置。(4)个体防护是指通过佩戴各种防护面具以减少吸入人体粉尘的最后一道措施。个体防护的用具主要有防尘口罩、防尘风罩、防尘帽、防尘呼吸器等,其目的是使佩戴者能呼吸净化后的清洁空气而不影响正常工作。④、风量的调节方法?根据风量调节按照其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局部风量调节和矿井总风量调节。(1)局部风量调节、局部风量调节是指在采区内部各个工作面之间,采区之间或生产水平之间的风量调节。调节的方法有增阻调节法、降阻调节法和增压调节法。①增阻调节法:增阻调节法是以并联网络中阻力大的风路的阻力值为基础,在各阻力较小的巷道中安设调节风窗等设施,增大巷道的局部阻力,从而降低与该巷道处于同一通路中的风量,或增大与其关联的通路上的风量。这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局部调节风量的方法。②减阻调节法:降阻调节法与增阻调节法相反,它是以并联网络中阻力较小风路的阻力值为基础,在阻力较大的风路中采取降阻措施,降低巷道的通风阻力,从而增大与该巷道处于同一通路中的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