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杂交育种技术初探B080413王美通过对现有品种资源、材料的合理选配.利用温室设备.采用杂交育种技术,获得杂交种子,旨在选育出适宜当地生态条件下栽培早熟的马铃薯新品种.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一无性繁殖材料的有性杂交用亲本主要性状品种中大1号陇薯6号LK99生育期103天左右115天左右85天左右抗病性田间表现抗晚疫病,轻感花叶病毒病;室内接种鉴定:高抗重花叶病毒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重度感晚疫病。田间表现抗退化能力强,抗晚疫病室内接种鉴定:中抗轻花叶病毒病,感重花叶病毒病,中感晚疫病。中抗晚疫病,对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在田间具有很好的抗性,薯块休眠期较长,耐贮藏。性状茎绿色、横切面三棱形,叶绿色,叶缘平展,复叶中等大小,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弱。块茎长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商品薯率70.5%。分枝数中等,块茎休眠期长。茎绿色,叶深绿色,花冠乳白色,雄蕊黄色,无天然结实。块茎扁圆形,淡黄皮白肉,芽眼较浅,单株结薯5~8个,商品薯率73.1%。茎绿色,叶片宽大、深绿色,。花冠白色,天然不结实。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5个,大中薯重率84.0%。薯块椭圆形,白皮白肉,芽眼少且极浅生长势株型直立,株高61厘米,株型半直立,株高70~80厘米幼苗生长势强,成株繁茂,主茎分枝较多,块茎休眠期中长,较耐贮藏,株型半直立,株高50?55厘米。幼苗生长势强,植株繁茂性中等产量块茎平均亩产1471公斤平均亩产1618公斤平均亩产1083.5公斤成熟早晚晚晚早1.1设备日光温室,室内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水方便、温室的保温遮阴性能好。此外还有杂交用的小镊子、棉球棒、标签。1.2材料可供使用的早熟和晚熟品种如下晚熟品种(22个):宁薯4号、宁薯8号、宁薯9号、陇薯3号、陇薯4号、陇薯5号、陇薯6号、1.9810—18、LO03l一17、渭薯3号、新大坪、青薯2号、青薯3号、青薯4号、青薯5号、青薯6号、青薯168、晋薯7号、晋90—7—23、坝90—2—10、鄂95P3—3、中蔬36号中大1号】早熟品种(14个):宁薯lO号、06X—l、90中大1号D—T、底两瑞、大西洋、荷兰7号、克新1号、克新3号、克新12号、玲田几九、紫花白、布尔班克、L9901—10、LK99。我们选择晚熟品种:中大1号陇薯6号。早熟品种:LK99。二.杂交组合的确定因为LK99性状是果个大,不抗病,早熟。中蔬36是果个小,抗病,晚熟。陇薯6号果个小,不抗病,晚熟。所以要得到早熟的马铃薯,应当用晚熟的中蔬36和陇薯6号杂交得到的后代与早熟的LK99杂交得到果个大,不抗病,早熟的马铃薯!3.确定杂交方式根据确定的杂交组合,确定杂交方式,选择复合杂交(AxB)xC的组合方式中蔬36X陇薯6号———D(果小,抗病,晚熟)DxLK99———F(果大,抗病,早熟)三.确定杂交组合的杂交花朵数根据这种杂交方式便可得到后代性状为果个大抗病早熟的植株。注:D是中蔬36X陇薯6号的杂交后代四.杂交圃设计1.杂交圃的准备杂交圃应选在远离其他马铃薯种植地的地块,该地块在最近3年内应没有种植过其他茄科作物,没有种植带病马铃薯的历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杂交圃内添加增光设施,使杂交期间光照时数增加到16}l/d。所有亲本于4月l5日至5月5日每隔lOd人丁挖穴点播(4月15H播种晚熟品种、、5月5日播种早熟品种)每个品种播一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8mxO.9m=2.5m,行距45c113,株距4ocIll,每行种7株,共14株,分别在7月至8月份进行杂交组合名称(父本x母本)中大1号X陇薯6号DxLK99杂交时间(日月)8.728.7聚果树14杂交花朵数2946杂交果实坐果率3.4%8.7%种子饱满度差饱2.杂交圃的栽培管理水肥管理马铃薯的开花结实情况与杂交圃的水、肥条件密切相关,缺水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将导致植株落花落蕾.马铃薯杂交所需的最佳空气湿度是80%~90%,低于65%杂交不易成。因而在整杂交期间应小水勤灌,保持杂交圃的空气湿度。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是一次性施用化肥,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通气、保肥、保水性差,使植株在生长旺季乃至生育后期脱肥,落果『5J。因此杂交圃在施用底肥以后,在整个生长期间应施适量氮肥,促进植株的地上部分生长,抑制块茎的形成。马铃薯的开花期正是块茎的膨大期,两者对养分吸收的竞争激烈,在开花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