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家:http://www.teacher910.com搜集整理《短文两篇》导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4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5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因是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后,又称刘中山,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22岁中进士,23岁登宏辞科,24岁登吏部取士科,享誉京华。他在从政之余笔耕不辍,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文学上,前期刘柳(宗元)相知,诗文互递,诗称“刘柳”;后与白居易诗文唱和,时称“刘白”,堪称“四海齐名白与刘”。宋代理学宗祖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曾任州县地方官,后退居山莲花峰下,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有名的哲学家,理学中濂洛学派的,程颐是他的学生。有《周子全书》。文体说明教师之家:http://www.teacher910.com搜集整理教师之家:http://www.teacher910.com搜集整理铭,是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可分两类,一类麦于地下记述死者生平事迹,叫墓志铭;一类是沿着器物之铭发展下来的述功纪行的文字,又是用于警戒劝勉。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积累古代咏莲花的名句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教师之家:http://www.teacher910.com搜集整理教师之家:http://www.teacher910.com搜集整理第一课时字词解读1.生字注音陋()室德馨()苔()痕鸿儒()案牍()隐逸()西蜀()2词语解释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可以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素琴案牍馨3.句子翻译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教师之家:http://www.teacher910.com搜集整理教师之家:http://www.teacher910.com搜集整理深入品味课文1.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描绘了陋室的?2从作者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眼里是陋还是不陋,不陋的原因是什么?那么在达官贵人的眼里是陋还是不陋?3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是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4课文开头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它们与陋室有什么关系?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又是什么意思?它们与陋室有什么关系?作者这么写有什么作用?6“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7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如何看待作者的道德情操?教师之家:http://www.teacher910.com搜集整理教师之家:http://www.teacher910.com搜集整理第二课时注音甚蕃()淤()泥濯()清涟()枝蔓()亵()玩颐()词语解释可爱着甚蕃无案牍之劳形独爱菊中通外直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句子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教师之家:http://www.teacher910.com搜集整理教师之家:http://www.teacher910.com搜集整理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研读课文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2课文中作者列出了哪几种花?这几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这几种花的象征意义分别是什么?3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