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周国旗下的讲话:一个母亲对女儿的讲述参考发言稿女儿十八周岁了。这段时间,脑海中不时回想女儿这十八年来的点点滴滴,心想将这些经历记录下来,也是一种纪念。及至落笔,才知事杂笔枯。那么,就信马由缰,笔随心走吧。幼时的女儿与同龄人迥异,不爱动画片,不喜小人书,不与人嬉戏。幼儿园的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女儿则孤坐一隅,愁眉苦脸。“妈妈,你早点来接我。”每天出园回家到第二天去幼儿园路上,女儿执拗的哀求是难以淡忘的魔咒。生病打针,从走出家门不断要哭到针打进血管。极度认生,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外的人面前,好像惊慌小鸟。妈妈一度疑心女儿有“自闭症”,但又大概不是,在家中的表现带给我们非常多开怀、是慰藉。女儿爱洁净,连妈妈亲一下,都要忙着擦脸;女儿特勤劳,为妈妈洗袜子、拖地,忙得不亦乐乎;女儿喜探究,爸爸的剃须刀、妈妈的花剑都是她“科研”的对象……担忧女儿的内向孤僻,妈妈做着各种努力。以美食“引诱”周边的小朋友上家里来,寄望能激发女儿玩乐的欲望。单位有活动也带上女儿,鼓舞她与小朋友一块玩。每个周末都带着女儿逛超市;每晚编各种英勇小孩的故事哄女儿入睡。商量式地煽动女儿学学琴、练练字画,以此增加女儿跟生疏人相处的时机……效果逐步显现,女儿慢慢地不再抵触与人相处,尽管依然抗拒幼儿园,但表示愿意上学前班。因此,女儿四岁半进了学校的学前班。懵懵明白明白地,女儿开场了学习生活,二年级才明白六十分是及格线。这个时候,她也有了一、两个玩伴,但依然不太合群、胆怯怕事。四年级一不小心成了班上期中考试“状元”,忧郁地跟妈妈说:“我不想当第一名”。咨询她为什么,她说班上的第一名是班长,要管全班的。原来这傻妮自作多情了,以为当了第一名就必须当班长而惴惴不安。女儿的学习,妈妈根本是放手的,一是不想给她更大压力加重“自闭”,二是希望消减她的依赖思想,引导她本人的事情本人办。刚开场,女儿忠实于教师的指示,要妈妈监视她背书检查其作业。被妈妈一口回绝:“妈妈的任务是工作赚钱,你的任务是读书学习,检查作业是教师的事。假如需要妈妈签字,那好,你认为本人背得出课文,或者做好了作业,就说一声,妈妈会签字,但妈妈绝不负责检查你任何作业的对与错。”如是几次,女儿深知依赖妈妈把关学业是妄想,从此不再向妈妈报告学习事项。四年级的暑假,事实上妈妈已经观察到女儿非常少做作业,而是毫无目的地写写画画,妈妈也忍住不说。第二天要报名了,女儿的暑假作业三分之二是空白。她终于慌张起来,老老实实向我坦白。报名前夜,妈妈和女儿一起做她的暑假作业直到零点才做完。如此的“大事”,妈妈没有骂她,只是沉着脸咨询她知不明白本人错的非常离谱,不要再有下次。这以后,女儿学习完全自律,无须操心,小学期间几乎每学期都要当“好干部”、“优秀学生”。“对本人的选择负责”,这是妈妈从小对女儿的忠告。女儿不愿参加兴趣班、补习班,学琴、练字坚持了一个月就退出了。妈妈尽管心胸遗憾但依然坚持尊重女儿的选择。后来,女儿本人要求学游泳、学羽毛球,且学得有模有样。初二时,女儿强烈要求去市一中上学。妈妈从内心上来说是希望女儿就在本地矿区学校上学,好给予生活上全方位照顾。但女儿坚持要去,妈妈依然选择支持,只是告诉她,路是本人选的,一个人在外可不能哭天抹泪,要想方法本人处理咨询题。初三上学期,女儿遭遇学习瓶颈,郁郁寡欢。妈妈细心询咨询,耐心分析,告诉她学习知识只是丰富本人,通往幸福人生的路有非常多条,升学不是唯一;不管选择那条路,只要是能使本人心灵安静的,妈妈都会支持你。听着听着,女儿脸上的阴霾慢慢散去。高中三年,为求学方便,应女儿的要求,校外租房。由于严峻晕车等缘故,妈妈没有像四周其他家长那样周末就往市区奔,甚至没有去开过家长会,没有见过女儿的任何一位教师。有如此一位不理小孩学业、置身度外的“奇葩”妈妈,女儿早早学会了本人打理本人的学业和生活,尽管有错有漏,但总算磕磕碰碰地走进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正是在高中阶段,女儿爽朗、爽朗的一面慢慢显现,有了一帮同学朋友。高中以来,女儿努力求学,积极参与学校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