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第1页(共9页)题目部分,(卷面共有34题,2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问答题(34小题,共200分)1、何谓生物氧化?并阐述其生理意义。答案:有机分子在体内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物氧化的意义在于提供生物体所需能量: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生物合成、物质转运、信息传递、生长发育等),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2、ATP结构上有哪些特点使得其水解时产生大量的自由能?答案:(1)ATP分子上有a、卩、y三个磷酸基团,在a、卩和卩、y磷酸基团之间的酸酐键不同于a磷酸与腺苷相连的磷酸酯键,它们是高能键,由于共振原因而使磷原子缺失两个电子,而两个磷原子之间的氧原子上的电子由于磷原子的争夺而使氧桥的稳定性降低。(2)生理情况下,ATP分子可带有4个负电荷,由于在空间上相距很近,它们之间存在相互排斥,而使ATP的磷酸基团易于水解。这些原因使得ATP水解释放出大量的自由能。3、常见的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解偶联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有哪些,其抑制部位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答案:①鱼藤酮(rotenone)、阿米妥(amytal)以及杀粉蝶菌素A(piericidin-A),它们的作用是阻断电子由NADH向辅酶Q的传递。鱼藤酮是从热带植物(Derriselliptiee)的根中提取出来的化合物,它能和NADH脱氢酶牢固结合,因而能阻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鱼藤酮对黄素蛋白不起作用,所以鱼藤酮可以用来鉴别NADH呼吸链与FADH呼吸链。阿米妥的2作用与鱼藤酮相似,但作用较弱,可用作麻醉药。杀粉蝶菌素A是辅酶Q的结构类似物,由此可以与辅酶Q相竞争,从而抑制电子传递。②抗霉素A(antimycinA)是从链霉菌分离出的抗菌素,它抑制电子从细胞色素b到细胞色素c的传递作用。1③氰化物、一氧化碳、叠氮化合物及硫化氢可以阻断电子由细胞色素aa向氧的传递作用,3这也就是氰化物及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④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不解抑制呼吸链中电子的传递,但能使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增高,(呼吸链中的质子H+不经ATP合成酶系的F0质子通道回流),降低或消除了H+的跨膜梯度,从而抑制ADP磷酸化生成ATP,由电化学能贮存的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⑤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寡霉素与FF-ATPase的F结合而抑制F使线粒体内膜外侧的质1001子不能返回膜内造成ATP不能合成,同时抑制氧的利用。试卷答案第2页(共9页)4、在正常的线粒体内,电子转移的速度是与ATP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ATP的利用率低,电子转移速度也低;ATP的利用率高,电子转移就加快。在正常情况下,当NADH作为电子供体时,每消耗一个氧原子产生的ATP数大约为3(P/O=3)。(a)解偶联剂的浓度相对来说较低和较高时对电子转移和P/O比有什么样的影响?(b)摄入解偶联剂会引起大量出汗和体温升高,解释这一现象,P/O比有什么变化?(c)2,4-二硝基苯酚曾用作减肥药,其原理是什么?但现在已不再使用,因为服用它可能会引起生命危险,这又是什么道理?答案:(a)电子转移速度需要满足ATP的需求,无论解偶联剂浓度低和高都会影响电子转移的效率,因此P:O比降低。高浓度的解偶联剂使用P:O比几乎为零。(b)解偶联剂大部分是脂溶性物质,最早被发现的是2,4-二硝基苯酚(DNP)。它对电子传递链无抑制作用,但可使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升高,影响了ADP+PiTATP的进行,使产能过程与能量的贮存脱离,刺激线粒体对氧的需要,呼吸链的氧化作用加强,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因此,摄入解偶联剂后会引起大量出汗、体温升高、氧耗增加、P/O比值下降、ATP的合成减少。(c)在解偶联剂存在下,增加呼吸链的活性就需要更多额外燃料的降解。生成同样量的ATP,就要消耗包括脂肪在内的大量的燃料,这样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但由于这种消耗是失去控制的消耗,同时消耗过程中过分产热,这势必给机体带来强烈的副作用,当P:O比接近零时,会导致生命危险。5、如果将放射性标记末端磷酸的少量ATP([「32P]ATP),加入到酵母提取物中,在几分钟内大约有一半的Pi有32P活性,但是ATP的浓度依然不变。请解释之。如果用同样的32P在中间位置进行标记([卩-32P]ATP),32P并没有在那样短的时间内在磷酸中出现。为什么?答案:ATP系统是一个动力稳定状态;[ATP...